文章解析

yuè
diào
·
·
tiān
jìng
shā
·
·
méi
shāo
yuè

朝代:元作者:张弘范浏览量:3
huáng
hūn
yìng
méi
zhī
zhào
rén
liǎng
chù
xiāng
shì
chóu
cháng
duàn
shí
wān
wān
hún
gōng
yàng
méi
ér
西
fēng
luò
cháng
ān
yáng
lǎo
yàn
guān
shān
jīn
bié
zuì
nán
rén
chù
xiāo
míng
yuè
kòng
xián

译文

黄昏的月光低低地映照在梅枝上,映照着两地相思的人儿,这正是愁肠欲断的时候。那弯弯的月亮像什么呢?简直就像宫女精心描画的眉儿一般。西风劲吹,长安城里落叶纷飞,夕阳西下,老雁飞越关山,从古至今,离别都是最让人难以承受的事情。故人如今在哪里呢?只有那玉箫声在寂静中空自飘荡。

逐句剖析

"黄昏低映梅枝":黄昏的月光低低地映照在梅枝上,

"照人两处相思":映照着两地相思的人儿,

"那的是愁肠断时":这正是愁肠欲断的时候。

# 那的是:那确实是。的,确实,实在。

"弯弯何似":那弯弯的月亮像什么呢?

"浑如宫样眉儿":简直就像宫女精心描画的眉儿一般。

# 宫样:宫中流行的样式。唐玄宗曾令画工作《十眉图》,有横云、却月等名目,月眉,半环如初月形状。宫:一作弓。

"西风落叶长安":西风劲吹,长安城里落叶纷飞,

"夕阳老雁关山":夕阳西下,老雁飞越关山,

"今古别离最难":从古至今,离别都是最让人难以承受的事情。

"故人何处":故人如今在哪里呢?

"玉箫明月空闲":只有那玉箫声在寂静中空自飘荡。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越调·天净沙·梅梢月》为元代将领张弘范所作的一组散曲。这两篇作品表达的都是离愁别绪。首篇采用女子的视角来叙述,将一弯新月比作深锁的眉黛,寄托了对远方人的想念。次篇描绘离别后漂泊旅途的艰辛,长安街头,秋风卷着落叶,塞外大雁掠过关隘,哀怨的箫声不断牵动着游子的情怀。整组曲子将景物与情感交融,情因景生,哀怨动人,别具一种凄美动人的韵味。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元初名将、诗人

张弘范(1238~1280),元代名将、诗人。字仲畴,易州定兴(今属河北)人。蒙古中统三年为行军总管,围李璮于济南,后为万户,参与围攻襄樊之役。又从伯颜攻宋,为前锋渡江。至元十五年任蒙古汉军都元帅,南取闽广。张弘范擅长诗赋,少时曾师从郝经、王鹗等名儒。其诗词“雅韵清辞,雍容谐协”,南宋文人邓光荐评价其平生驰骋沙场,又性格豪气,为“千古一奇”,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当世儒将。著有《淮阳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两首小令载于《淮阳乐府》(《淮阳诗余》)。张弘范所作散曲多以铁马金戈、军功自诩为主调,然此二首却别开生面,以游子思妇口吻抒写离愁别绪,当为代言之体。至于其创作年月,已难详考确断。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组散曲,也是一组离别相思题材的曲子。作品以游子思妇的视角,分两首分别从女方口吻倾诉对远人的思念,以及描绘离别后路途奔波的孤寂凄楚,通过月牙、西风、落叶、塞雁等景象,渲染出哀婉顽艳、凄恻动人的氛围。

2. 写作手法

化用:“西风落叶长安”化用贾岛《忆江上吴处士》“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句意,“夕阳老雁关山”化用陈与义《十月》“归鸦落日天机熟,老雁长云行路难”句意,以此二句组成双双对偶,创造出一个“秋风萧瑟雁南翔”的苍凉环境,勾起游客相思愁绪。联想:“浑如宫样眉儿”由梅梢之月,联想到宫女的双眉,其弯弯形状非常相似。选取相思汇聚之处:眉。这促使人联想到欧阳修《生查子·元夕》“人约黄昏后,月上柳梢头”和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オ下眉头,却上心头”的词句,更能领略到这位思妇因相思看到月牙儿,就想起弯弯眉儿的内心底蕴。对偶:第二首小令中“西风落叶长安”与“夕阳老雁关山”词性、结构对仗工整,以“西风”对“夕阳”、“落叶”对“老雁”、“长安”对“关山”,营造出秋日离别场景的苍凉感,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与画面的对称性。比喻:第一首小令将“梅梢之月”比作“宫女双眉”,借二者形状的相似性,以常见的眉形具象化月牙,自然引出思妇因相思而对月生情的心理活动,使景物与情感关联更显生动。

3. 分段赏析

这两首小令的主题皆围绕游子与思妇的离愁别绪展开。首支小令勾勒出明月高悬于梅梢的画面,以妇人视角倾诉深切的相思之苦。她瞧见梅梢那弯月牙,恰似宫女紧蹙的双眉,二者弯弯的模样极为相像。此曲围绕相思展开,特意选取黄昏月升、月挂梅梢这一特殊时刻,聚焦于相思之情汇聚的“眉”这一意象。这不禁让人联想到欧阳修《生查子·元夕》里“人约黄昏后,月上柳梢头”的浪漫相约,以及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中“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深切愁绪,从而更能体会到这位思妇因相思之苦,在看到月牙儿时自然联想起如弯眉般的哀愁与深情。另一首小令描绘了在月挂梅梢之际,一位男子思念家乡、亲人的场景,倾诉着离别带来的相思痛苦。“西风落叶长安”化用了贾岛《忆江上吴处士》中“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的诗句,“夕阳老雁关山”则借鉴了陈与义《十月》“归鸦落日天机熟,老雁长云行路难”的意境,这两句对仗工整,共同营造出一个秋风瑟瑟、大雁南飞,满目凄凉的环境氛围,自然地勾起了游子的相思愁绪。秋天,落叶铺满大地,年迈的大雁仍在遥远的关山艰难飞行。此处暗指游子把自己比作老雁,归乡之路遥远而艰难。夕阳西下,面对这般凄凉之景,游子的相思之苦可想而知。“今古别离最难”,以直白的话语道尽了离情别恨的深刻哲理。“故人何处,玉箫明月空闲”,先发出对思念之人所在何处的疑问,紧接着自答,原来在明月映照梅梢的秋夜,独自聆听着悠扬传来的玉箫之声。此曲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这也正是该曲的一个特点。

4. 作品点评

全曲融情于景,景中含情,既哀伤婉转又艳丽动人,令人动容。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本曲多化用唐、宋诗词名句,用典较多,却无堆砌、穿凿之感。

江苏师范大学教授赵兴勤《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全注新译精讲丛书·元曲三百首》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王哲《迎仙客》

下一篇:元·王实甫《紫花儿序·也不学刘伶荷锸》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