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事":修行这件事啊,
"割爱断攀缘":关键在于割舍掉世俗的贪爱,斩断对外界事物的执着牵缠。
"身净心清明道眼":肉身洁净、心灵澄明方能洞见真道,
"内持无漏气神全":心秉持着精气神不外泄耗散的修炼法门,使精气神得以保全。
"真汞炼真铅":用“真汞”来锻炼“真铅”。
"安炉鼎":安置体内炉鼎,
"进火任烹煎":以意念引导火候烹炼丹药。
"款款捞来捶作片":慢慢地将炼化的精气像捞取东西一样汇聚起来,捶打成片状,
"团团结就宝珠圆":再将其团团凝聚,最终炼成如宝珠般圆润的金丹。
"身外化飞仙":最终形神俱妙,超脱肉身束缚而化身为仙。
1. 分段赏析
开篇“修行事,割爱断攀缘”,诗人直接点明主题,即修行之事。修行需要割舍世俗的爱欲,断绝对外物的攀附与执念,这是修行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修行者应有的决绝与坚定。接着,“身净心清明道眼,内持无漏气神全”,诗人进一步描绘了修行的境界。修行者应保持身心的纯净与清明,这样才能洞悉大道,拥有明察秋毫的“道眼”。同时,修行者还需内守真气,使气神完备无缺,这是修行者内在修为的体现。这两句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修行境界的深刻理解。“真汞炼真铅”,此句以炼丹术语入诗,形象地描绘了修行者炼制内丹的过程。在道教中,汞和铅常被视为炼丹的重要原料,象征着阴阳二气的交融与转化。诗人以此比喻修行者通过修炼,使体内的阴阳二气达到和谐统一,从而炼成内丹。下片“安炉鼎,进火任烹煎”,诗人继续描绘炼丹的情景。修行者需安置好炉鼎,控制好火候,任由丹药在炉中烹煎。这一过程需要修行者耐心细致,不可急躁,否则将前功尽弃。诗人以炼丹为喻,表达了修行者需持之以恒、精益求精的精神。“款款捞来捶作片,团团结就宝珠圆”,这两句诗生动地描绘了丹药炼成后的情景。修行者小心翼翼地将丹药捞出,捶打成片,再团聚成圆润的宝珠。这一过程既体现了修行者的匠心独运,也象征着修行者通过不懈努力,最终达到了修行的圆满境界。最后,“身外化飞仙”,诗人以浪漫主义的笔触,描绘了修行者炼成内丹后,灵魂得以超脱肉体,化身为飞仙的情景。这是修行者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诗人对修行成果的美好憧憬。
上一篇:元·王哲《惜黄花·这重阳子》
下一篇:元·刘秉忠《临江仙 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