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儿勋业古来难":男儿的功勋事业自古以来就艰难。
"叹人世":感叹人世间,
"几千般":有千万种不同的境遇。
"一梦觉邯郸":一场大梦醒来,方知邯郸不过是虚幻。
"好看得、":最难得的是、
"浮生等闲":这浮生也不过是寻常岁月。
"红尘尽处":在红尘纷扰的尽头,
"白云堆里":在白云缭绕的山间,
"高卧对青山":悠然躺卧着与青山相对。
"风味似陈抟":这风度气质就像隐士陈抟一般。
"休错比、":可别错误地拿来比较、
"当年谢安":与当年的谢安相提并论。
元代理学家、诗人、文章家
刘因(1249~1293),元代理学家、诗人、文章家。初名骃,字梦骥,后改梦吉,号静修,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人。元世祖诏征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未几即辞归。至元三十年,刘因病逝,朝廷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刘因与许衡、吴澄并称“元初三大儒”。刘因学宗程朱,兼采陆九渊之说,并不全然拘守程朱门户。他工诗词,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诗风平正通达,力矫时弊,词性情朴厚。他论文重经世致用,议论文有雄辩之气,言词有力。著有《静修先生文集》等。
1. 分段赏析
上片首句“男儿勋业古来难”直抒胸臆,点出成就事业的艰难,是对传统“男儿当建功”观念的回应。“叹人世,几千般”以“叹”字领起,将个人感慨扩展为人间普遍的复杂滋味,“几千般”用数字强化世事纷纭的厚重感。“一梦觉邯郸”化用“黄粱一梦”典故,将人生比作一场终会醒来的梦,暗含对功名利禄虚幻性的反思。“好看得、浮生等闲”总结上片,“等闲”二字道尽对浮生无常、不过如此的通透,既有无奈,也有释然。下片转向超脱之境:“红尘尽处,白云堆里,高卧对青山”三句描绘隐逸画面,远离世俗纷扰,在白云缭绕的青山间闲卧,用“红尘”与“白云”“青山”的色彩对比,凸显隐逸生活的清净。“风味似陈抟”以陈抟自比,强调自己与隐士的精神契合。末句“休错比、当年谢安”巧妙转折,谢安虽曾隐居却最终出山济世,而词人明确表示自己与谢安不同,更倾向于彻底的超然,进一步表达了隐逸的坚定。
上一篇:元·刘秉忠《临江仙 桃花》
下一篇:元·马钰《清心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