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朝代:元作者:张昱浏览量:3
rén
jiān
qiǎo
quán
píng
qiū
zhēn
xiàn
线
yuè
róng
xià
西
lóu

译文

向人间乞求聪慧灵巧,全凭借这个秋天的夜晚。怎么那针线伴着月亮,这样轻易就下了西楼?

逐句剖析

"乞与人间巧":向人间乞求聪慧灵巧,

"全凭此夜秋":全凭借这个秋天的夜晚。

"如何针线月":怎么那针线伴着月亮,

"容易下西楼":这样轻易就下了西楼?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七夕》是元代诗人张昱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围绕七夕这一传统节日展开。前两句以“乞与”点明事件,以“针线月”等意象,既展现了人们对聪慧灵巧的期盼,后两句表达出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无奈与惋惜,情感含蓄蕴藉。全诗语言简洁,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七夕的氛围,引发读者对于七夕传说和情感的联想,在有限的篇幅内传达出丰富的情感内涵。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元末明初诗人

张昱(?~?),元代诗人。字光弼,号一笑居士,晚号可闲老人,庐陵(今江西吉安)人。至正间官至左右司员外郎,行枢密院判官。后明太祖复征之,悯其老,厚赐遣归。张昱早年师事虞集,得其诗法。其诗歌多言志抒怀之作,文采富丽,才气纵逸,风格有豪迈超拔者,亦有沉郁悲凉者。其五言古风善用比兴,有陈子昂遗风。主要作品有《言志》《从军行》《宫中词》《塞上谣》等。著有《张光弼诗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前两句:“乞与人间巧,全凭此夜秋。”,这两句诗中“乞与”一词体现出人们对巧的一种祈求,七夕节有女子乞巧的传统习俗,在这个秋天的夜晚,人们希望从上天那里获得聪慧灵巧。此句点明了时间和事件,为全诗奠定了基调。后两句:“如何针线月,容易下西楼?”,这两句诗中“针线”是乞巧活动中的重要元素,“月”增添了浪漫的氛围。诗人以疑问的方式,感慨针线伴着月亮轻易地落下西楼,似乎暗示着美好时光的短暂,也流露出一种对美好事物难以长久留存的无奈与惋惜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元好问《过诗人李长源故居》

下一篇:元·冯尊师《苏武慢·大道幽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