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山碧":春天的山碧绿苍翠。
"诗成马上应相忆":诗词写于马上,勾起对朋友、往事的回忆。
"应相忆":应当回忆啊。
"卢沟桥畔":在卢沟桥畔,
"晚云如织":傍晚的云彩像织布一样交织在一起。
"人生有别休多惜":人生常有分别不必叹惜。
"但悲后会知何日":只是为何日再相见感到悲伤。
"知何日":何日再相见啊。
"暮云心绪":心绪犹如这傍晚之云,
# 暮云:黄昏的云。
"断鸿消息":我就像失群的孤雁。
# 断鸿:失群的孤雁。
元代诗人
许有壬(1287~1364),元代诗人。字可用,彰德汤阴(今属河南)人。延祐进士,授同知辽州事,后历任江南行台监察御史、中书参政、集贤大学士等职,历仕七朝,近五十年。许有壬“遇国家大事,无不尽言”,以直言敢谏著称。其文与欧阳玄齐名,雄浑闳隽,自然流畅。诗歌众体兼备,题材宽泛,既能反映现实、同情民生疾苦,又有清新隽秀之作。其词多登临怀古、唱和酬赠、咏物和陶情山水之作。《哀弃儿》《满庭芳》等均为佳作。著有《至正集》《圭塘小稿》《圭塘欸乃集》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送别词。描绘了春山的碧绿之景,想象友人在旅途中的情景,以及卢沟桥畔晚云如织的画面,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2. 分段赏析
上阕:“春山碧”开篇描绘出春天青山翠绿的美好景象,然而如此美景却即将面临与友人分别,以乐景衬哀情。“诗成马上应相忆”想象友人在旅途中于马上吟诗,此时会回忆起彼此,体现出对友人的牵挂。“应相忆”的反复,强化这种别后的思念。“卢沟桥畔,晚云如织”描绘出卢沟桥边傍晚时分,晚云如织的画面,渲染出一种凝重、压抑的氛围,进一步烘托出离别的伤感。下阕:“人生有别休多惜”作者试图自我宽慰,也劝友人面对离别不必过多痛惜,展现出一种豁达的态度,但这只是短暂的自我调节。“但悲后会知何日”笔锋一转,直接表达出内心深处的担忧,不知何时才能与友人再次相见,这种对重逢日期的不确定性的悲叹,使离别的愁绪更加浓重。“知何日”的反复,加深了这种对未知的忧虑。“暮云心绪,断鸿消息”以暮云象征自己此刻纷乱、惆怅的心绪,以断鸿比喻与友人分别后如同孤鸿般难寻彼此消息,将送别时的不舍、担忧等复杂情感推向高潮,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上一篇:元·洪希文《念奴娇 冬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