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酒无殽":有酒却没有下酒的菜肴,
# 殽:一作肴。
"柰何良夜":这美好的夜晚该如何度过,
"客有鲈鱼相惠":幸好有客人馈赠了鲈鱼。
"如此山川":这样的山川景致,
"几何日月":这般流逝的日月,
"三国竟成何事":当年三国争霸最终又成了什么事呢。
"目断风帆":望断远去的风帆,
"江空岁晚":江面空阔,时已岁暮,
"觅句谩思无已":我漫然思索着诗句,思绪没有止息。
# 谩:一作漫。
"怕多情、":只怕那些多情的人、
"笑我华颠":会嘲笑我满头白发,
"甚矣吾衰久矣":我的确已经衰老很久了啊。
"客知夫、":客人该知道、
"水与月乎":江水与明月吧,
"盈亏如彼":月亮像那样有圆有缺,
"逝者有如斯水":江水像这样奔流不息。
"舟放中流":将船放于江心,
"听其所止":任凭它漂到哪里停下,
"夜久江流声细":夜深了,江水流淌的声音渐渐细微。
"鹤为予来":仙鹤为我飞来,
"客辞予去":客人向我辞别离去,
"予亦就眠篷底":我也在船篷底下入睡了。
"忽羽衣、":忽然有位身着羽衣的仙人、
"过我林皋":经过我的林间水边,
"惊觉一番残醉":惊起我一番残存的醉意。
元末明初诗人
凌云翰(1323~1388),元末明初诗人。字彦翀,号柘轩,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至正十九年举浙江乡试,授平江路学正,不赴,后授成都府学教授,坐事谪南荒,归葬西湖。凌云翰博览群籍,通经史,工诗,与瞿佑友善。其诗华而不靡,才情奔放,驰骋而不离轨辙。其亦工词,曾作咏梅词100首、咏柳词100首,称“梅柳争春”,时人赞以韵调俱美。著有《柘轩集》。
1. 分段赏析
上片“有酒无殽,柰何良夜,客有鲈鱼相惠”,以夜景与馈赠起笔,营造闲适氛围。良夜有酒却无菜肴,好在客人送来鲈鱼相赠,“有酒无殽”的小缺憾被“鲈鱼相惠”弥补,“良夜”点出时间的静谧美好,“相惠”则透着友人情谊,开篇便勾勒出月下小聚的温馨场景。“如此山川,几何日月,三国竟成何事”三句,由眼前山川引发历史感慨。这般壮丽山川、流转日月,当年三国争霸最终又成了什么呢?“如此山川”“几何日月”拓展了时空的广度,“竟成何事”的反问带着对历史兴衰的怅惘,将眼前景与千古事相连,暗含对功名易逝的顿悟。“目断风帆,江空岁晚,觅句谩思无已”三句,转回眼前实景与情思。望断远去的风帆,江面空阔又到岁末,苦思诗句却漫无边际,“目断风帆”“江空岁晚”渲染出苍茫萧瑟的氛围,“谩思无已”则写出内心的怅然与思绪的纷乱,景与情相互交融。“怕多情、笑我华颠,甚矣吾衰久矣”,直抒老境的感慨。怕多愁善感的情怀被人嘲笑自己已白头,“我已衰老很久了”的叹息直白而沉痛,“华颠”点出年老的形貌,“甚矣吾衰”化用孔子语,将时光流逝的无奈与自我调侃结合,情感复杂而真切。下片“客知夫、水与月乎,盈亏如彼,逝者有如斯水”,借客人之口引出对自然规律的感悟。客人说起水与月的道理:月亮有圆有缺,流水奔腾不息如时光流逝,化用苏轼《赤壁赋》中“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的哲理,以水、月为喻,点出自然与人生的循环往复、时光不可逆的规律,将议论融入写景,含蓄而深刻。“舟放中流,听其所止,夜久江流声细”三句,描绘夜泊江上的闲适。将船放于江心,任其漂流停靠,夜深后江流声渐趋细微,“放中流”“听其所止”写出随遇而安的心境,“江流声细”以听觉细节刻画夜的宁静,画面清幽,尽显夜泊的悠然。“鹤为予来,客辞予去,予亦就眠篷底”三句,写场景的转换与入眠。仙鹤为“我”飞来,客人辞别离去,自己也在船篷底入睡,“鹤为予来”添了几分仙气与灵动,“客辞予去”回归独处的宁静,“就眠篷底”则写出旅途休憩的安稳,层层递进展现夜的流转。“忽羽衣、过我林皋,惊觉一番残醉”,以奇幻梦境收束,余味悠长。忽然有穿羽衣的仙人来到林间水边,惊醒了带着残余醉意的自己,“羽衣”的意象营造出缥缈的仙境感,“惊觉残醉”则将梦境拉回现实,既写酒醒的瞬间,又暗含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在虚实之间留下无限遐想。
下一篇:元·陈基《秋怀六首(其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