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èi
jiāng
yuè
·
·
guò
huái
yīn

朝代:元作者:萨都剌浏览量:3
duǎn
shòu
wàng
chǔ
tiān
kōng
kuò
yún
lín
miǎo
shuǐ
chéng
xié
yóu
huí
céng
dào
zhǐ
huī
fēng
fēi
huái
yīn
miào
chuí
niú
shāi
jiǔ
yīng
xióng
qiān
shuí
diào
chǔ
piāo
huāng
fén
qīng
míng
luò
cháng
duàn
wáng
sūn
cǎo
niǎo
jìn
gōng
cáng
chéng
shì
bǎi
shì
guī
hǎo
bàn
zhōng
shēng
gēng
chàng
nán
běi
xíng
rén
lǎo
dào
páng
yáng
liǔ
qīng
qīng
chūn
yòu
lái
liǎo

译文

身着短衣,骑着瘦马,望着楚地天空辽阔无垠,碧绿的云彩在树林梢头飘荡。荒野的水流环绕着孤城,在夕阳的斜晖中,我又回忆起曾经来过这里。古老的树木上乌鸦啼叫,风吹起纸灰,纸灰飞进了淮阴侯庙。杀牛摆酒,千古以来又有谁能凭吊这位英雄呢。哪里有漂母的荒坟呢,在清明的落日下,让人痛断肝肠的是那王孙草。鸟尽弓藏到底是什么事呢,看来还是归隐最好。半夜传来钟声,五更鸡开始打鸣,南北奔波的行人就这样渐渐老去。道路两旁的杨柳,青翠嫩绿,春天又来临了。

逐句剖析

"短衣瘦马":身着短衣,骑着瘦马,

"望楚天空阔":望着楚地天空辽阔无垠,

"碧云林杪":碧绿的云彩在树林梢头飘荡。

"野水孤城斜日里":荒野的水流环绕着孤城,

"犹忆那回曾到":在夕阳的斜晖中,我又回忆起曾经来过这里。

"古木鸦啼":古老的树木上乌鸦啼叫,

"纸灰风起":风吹起纸灰,

"飞入淮阴庙":纸灰飞进了淮阴侯庙。

"椎牛酾酒":杀牛摆酒,

"英雄千古谁吊":千古以来又有谁能凭吊这位英雄呢。

"何处漂母荒坟":哪里有漂母的荒坟呢,

"清明落日":在清明的落日下,

"肠断王孙草":让人痛断肝肠的是那王孙草。

"鸟尽弓藏成底事":鸟尽弓藏到底是什么事呢,

"百事不如归好":看来还是归隐最好。

"半夜钟声":半夜传来钟声,

"五更鸡唱":五更鸡开始打鸣,

"南北行人老":南北奔波的行人就这样渐渐老去。

"道傍杨柳":道路两旁的杨柳,

"青青春又来了":青翠嫩绿,春天又来临了。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酹江月过淮阴》是元代萨都剌创作的一首词。作者路过淮阴,触景生情,借韩信等历史人物事迹,表达对历史兴衰和人生际遇的感慨,展现出对英雄人物命运的叹惋及自身对人生的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元代文学家

萨都剌(1307?~1359?),元代文学家。字天锡,号直斋,回族人,一说西域答失蛮人。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进士,官至南台侍御史。萨都剌的诗词,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部分诗歌表达了为民请命、励精图治的政治思想。其山水诗颇见功力,不少作品富有生活实感,描写细腻,贴切入微。在诗歌技巧上,其作品截取平淡的生活片段;层层深入、凝练简洁;善于创造、形象生动;偶亦采用通感手法,将视觉、听觉、嗅觉等联通使用,互相比譬。主要作品有《雁门集》《萨天锡诗集》《天锡词》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阕:开篇描绘自身短衣瘦马,眺望楚地开阔天空,营造孤寂氛围。“野水孤城斜日里,犹忆那回曾到”,点明地点与回忆。“古木鸦啼,纸灰风起,飞入淮阴庙”,渲染淮阴庙的荒凉。“椎牛酾酒,英雄千古谁吊”,以反问表达对英雄无人凭吊的感慨。下阕:“何处漂母荒坟,清明落日,肠断王孙草”,借漂母与韩信故事,抒发生命无常之感。“鸟尽弓藏成底事,百事不如归好”,直抒胸臆,表达对历史与人生的看法。“半夜钟声,五更鸡唱,南北行人老”,借时间流逝写人生无奈。结尾“道傍杨柳,青青春又来了”,以杨柳逢春反衬人生易老。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马钰《卜算子·我遇重阳悟》

下一篇:元·白贲《鹦鹉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