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朝天子·邸万户席上二首

朝代:元作者:真氏浏览量:3
liǔ
yíng
yuè
míng
tīng
chuán
guò
jiāng
jūn
lìng
gāo
lóu
jiǎo
jiè
yán
gèng
biān
shēng
jìng
héng
shuò
yín
qíng
tóu
xīng
yǒu
qián
rén
jiù
diǎn
xíng
zhàn
zhēng
guàn
jīng
cǎo
zhī
míng
xìng
tāo
bào
tāo
lǎn
xiōng
zhōng
le
shí
shí
shì
jiù
gōng
dāo
què
hèn
fēng
hóu
zǎo
yuè
náo
chūn
fēng
dào
kàn
tuán
huā
jǐn
zhàn
páo
bìn
máo
diāo
shuí
biàn
便
dào
féng
táng
lǎo

译文

军营纪律严明,月光明亮,军帐中依次传过了将军的命令。高楼上响起更鼓和号角,半夜还在戒严。在将军的守护下,边塞上一片宁静。将军文武双全,扔开酒壶就唱歌,真有古人的风采。战争,经历惯了,就连花草树木都知道了将军的名字。《虎韬》,《豹韬》,全都已经胸有成竹了。时时刻刻都在擦拭着旧的弓箭和大刀,只恨自己封侯的时间过早。夜月之下的军歌嘹亮,春风吹动着大旗,将军只能静静的看着那带有彩色花纹的战袍。两鬓的头发,所经历的,只有冯唐才可以这样。

赏析

1.

第一首小令中,作者先以柳营,月明,听传过将军令交代了自己写作的时间、地点以及主人的身份。柳营也即汉代周亚夫屯军所在的细柳营,汉文帝曾经因为没有军令而被挡在营门之外,赞叹日真将军矣,因此柳营后来就成了军纪严明的军营的代称。刘时中用在此处,显然是要称赞这位设宴的万户在治军上的成绩。高楼卧护两句,进一步围绕将军治军的严明展开。夜半时分,明月高悬,鼓角随时准备奏响,打更之声间作,这一派威严肃穆的景象透露出万户所辖军队的不凡气度。卧护一句,写将军终日勤于军事,抱病守边,使得边疆战事不起,百姓得以平安度日。这一句本是要表达对将军功绩的推崇和赞美,若把握不当,容易给人以谀美之嫌疑,但作者巧妙地引人了高楼鼓角等意象,将称誉之情融合到景色的渲染中,从而自然地带出了作品的主题,可谓不落俗套。横槊呤情,投壶歌兴句,乃是以前人旧典型来进一步衬托将军的才华功业。横槊化用的是三国曹操典故,苏轼在《前赤壁赋》中曾称赞其横契赋诗,固一世之雄;投壶的典故则出自宋代名将岳飞,据《宋史岳飞传》记载,岳飞雅歌投壶,恂恂如书生。曹、岳二人,都是历史上文武双全的政治家和将领,作者以万户和此二人并列,对将军的文韬武略可谓推崇至极。战争,惯经,以一个惯字点出将军身经百战的经历,是对将军往昔经历的回忆。而草木也知名姓,化用的其实是唐代张万福的故事,《唐书张万福传》载:德宗以万福为濠州刺史,召见谓日:朕以为江淮草木亦知卿威名。作者在这里将镇守边疆的将军和主镇一州的刺史相提并论,十分巧妙得体,渲染出了万户威名赫赫、声震南北的气势。第二首小令着重刻画将军的心理,生动传神。《虎韬》《豹韬》,与《文韬》《武韬》《龙韬》《犬韬》合称为六韬,据传都是姜太公所作,后世用以泛指兵书。一览胸中了一句,称赞万户的饱读兵书、胸中富有韬略。但接下来,作者没有继续一味称颂赞美,而是开始刻画将军的苦闷心理。他先写将军现在的尴尬处境,虽然通晓兵书、善于作战,曾经立下赫赫战功,现在却只能时时拂拭旧弓刀,再也无缘上场作战。至于原因,则以一句却恨封侯早带过,十分巧妙。封侯拜相,出入朝堂,原本是许多人一生追求而不得的目标,但这位万户却因为其实现太早而心生抱怨。由此,也可以看出这位将军为国为民、不计个人得失的精神境界。夜月铙歌,春风牙纛,看团花锦战袍,这一句具体描写将军封侯后的怅惘情状,戎马半生、曾经在战场上纵横驰骋的将军如今失却了意气,只能于春风之中,夜月之下,细细地端详自己的团花锦战袍,沉浸在对往日边疆生活的追忆中。此情此景,连置身在外的读者都有一种怅惘、失落之感,将军本人心情的沉重,更是不必明言了。鬓毛,木雕,谁便道冯唐老,这一句运用的是西汉冯唐的典故,冯唐是西汉文帝时的名臣,曾经为云中守魏尚辩护,使其官复原职,后来由中郎署长攫升为车骑都尉。但汉景帝时期,这位知人善任、敢于犯颜进谏的重臣却被罢免,一直闲居家中。等到武帝即位,想重新启用这位旧臣时,冯唐已经九十多岁,不能再上朝效力了。自此,冯唐易老便成了功名不就、试图蹉跎的代名词。此处,谁便道三字是作者对万户的勉励之语,诚挚动人,想来老将军听到后也必定被冯唐自勉的精神鼓舞吧!这两首小令,一则称扬将军往日功业,一则刻画将军此刻心理,虽是常语,却用得贴切自然,颇能翻出新意,丝毫不见做作俗滥。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洪希文《浣溪沙 试茶》

下一篇:元·王冕《素梅 十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