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òu

朝代:元作者:李俊民浏览量:3
chūn
kōng
ǎi
ǎi
yún
fēi
guò
shān
qián
míng
què
xún
guī
yóu
luò
huā

译文

春天的天空云雾浓密,傍晚的云彩低低地垂着,山前飞过一场如犁地般充足的春雨。明天我就要寻找回去的路,马蹄仍会踩踏在落花与泥土之上。

逐句剖析

"春空霭霭暮云低":春天的天空云雾浓密,傍晚的云彩低低地垂着,

# 霭霭:云层密聚的样子。

"飞过山前雨一犁":山前飞过一场如犁地般充足的春雨。

# 雨一犁:雨水润湿泥土,有一犁耙深。

"明日却寻归去路":明天我就要寻找回去的路,

"马蹄犹踏落花泥":马蹄仍会踩踏在落花与泥土之上。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雨后》是金代李俊民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句“春空霭霭暮云低”描绘雨后天空,点明春日傍晚,烟雾暮云渲染出雨后氛围;次句“飞山过雨前一犁”写地上之景,生动展现春雨润泽之态。后两句“明日却寻归去路,马蹄犹踏落花泥”由实入虚,借想象进一步渲染雨后,“花”与“春”呼应,展现“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之景。诗人边巡边描,将春日山野雨后之美写得淋漓尽致,流露出陶醉与欣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写景抒情诗。描绘了雨后春日傍晚,天空霭霭暮云低垂,山前春雨如犁润土,以及想象中明日归途马蹄踏落花泥的景象。营造出清新自然、富有生机又略带惜春意味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春日山野雨后自然美景的陶醉与无比欣喜之情。

2. 写作手法

细节描写:“马蹄犹踏落花泥”,通过对明日归途“马蹄踏落花泥”这一细节的想象描写,细腻地表现出雨后落花满地的景象,增添了诗歌的画面感,同时也从侧面烘托出诗人对春天美景的留意与喜爱。想象:后两句“明日却寻归去路,马蹄犹踏落花泥”由眼前雨后景象展开。诗人想象明日归程,马蹄会踏过满地落花之路,“花”呼应首句“春”,“落花”紧扣“雨后”,如“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般,进一步渲染雨后情景。虚实结合:“春空霭霭暮云低,飞过山前雨一犁”,真切描绘出雨后春空暮云低垂,山前春雨如犁翻地般洒落的实景,为读者勾勒出一幅生动的雨后画面。而后笔锋一转,“明日却寻归去路,马蹄犹踏落花泥”,此句并非当下所见,而是诗人想象明日踏上归途,马蹄踩踏在落花与泥土之上的场景,通过虚写归程,与前文实写的雨后景象相互映衬,形成虚实相生的精妙艺术结构,使诗歌意境更为丰富,韵味更加悠长。

3. 分段赏析

前两句“春空霭霭暮云低,飞过山前雨一犁”:描绘了雨后傍晚的天空,霭霭暮云低垂,给人一种压抑却又充满湿润气息的感觉。“飞过山前雨一犁”,形象地展现了山前那场春雨,“飞过”赋予雨动态感,“一犁”则具体写出雨量,仿佛这场雨是特意为滋润大地而来,勾勒出一幅开阔而又生机勃勃的雨后春景画面。后两句“明日却寻归去路,马蹄犹踏落花泥”:由眼前之景转向对明日归途的想象。诗人打算明日踏上归途,想象着马蹄踏在落花与泥土混合的道路上。“落花泥”这一细节,既点明了暮春的时节特征,又通过对这一画面的想象,流露出诗人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淡淡惋惜,同时也展现出诗人悠然自得,沉醉于自然景色的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姬翼《武陵春·山鸟唤人归意重》

下一篇:元·王哲《永遇乐 与登州安闲散人二首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