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iǔ
yuè
qīng
dào
zhōng
èr
shǒu

朝代:元作者:曹文晦浏览量:3
lǎo
shù
shā
àn
chái
mén
shàng
xià
lín
duàn
qiáo
guī
guō
guò
rén
bái
shuāng
fēi
huáng
huā
shù
diǎn
xīn
shì
yǒu
lián
zuò
tái
yīn

译文

老树依偎着沙石筑成的堤岸,柴门错落相邻。断桥连着回城的路,细雨中有人走过溪畔。一对白鹭双双飞去,几点黄菊初绽新颜。可惜没有超脱世俗的友人,一同坐在青苔上联句闲谈。

逐句剖析

"老树依沙岸":老树依偎着沙石筑成的堤岸,

"柴门上下邻":柴门错落相邻。

"断桥归郭路":断桥连着回城的路,

"细雨过溪人":细雨中有人走过溪畔。

"白鹭双飞去":一对白鹭双双飞去,

"黄花数点新":几点黄菊初绽新颜。

"惜无遗世友":可惜没有超脱世俗的友人,

# 友:一作客。

"联句坐苔茵":一同坐在青苔上联句闲谈。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九月一日清溪道中二首(其一)》是元代诗人曹文晦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描绘了秋日清溪道中的行旅见闻。诗中以“老树沙岸”“柴门邻舍”勾勒乡野静景,继以“断桥路径”“细雨行人”添入动态,再用“白鹭双飞”“黄花初绽”点染自然生机,层次分明地展现了秋日清溪道的清幽景致。尾联由景入情,抒发了诗人沉醉于美景却憾无知己共赏的淡淡怅惘,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知音的期盼相融合,语言质朴自然。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老树依沙岸,柴门上下邻”以近景落笔,选取“老树”“沙岸”“柴门”三个典型意象,勾勒出清溪道旁质朴的乡村风貌。“依”字写出老树与沙岸相依相偎的姿态,暗含岁月沉淀的沉静;“上下邻”则点出民居错落分布、邻里相近的格局,传递出乡村生活的亲和与安宁。颔联“断桥归郭路,细雨过溪人”诗人将视线转向稍远的景物,画面中融入了动态元素。“断桥”既暗示路径的偏僻野趣,又连接着通往城郭的道路,暗含乡野与尘世的若即若离;“细雨”点明天气,濛濛雨丝为画面蒙上一层朦胧感,而“过溪人”的身影则在雨雾中显得轻盈,为寂静的景致增添了一丝生活气息。动静相衬间,行旅途中的清幽意趣跃然纸上。颈联“白鹭双飞去,黄花数点新”聚焦自然风物,以色彩与灵动丰富画面。“白鹭双飞”以洁白的羽色点缀秋日的清淡,“双”字既写水鸟相伴的自在,也隐隐反衬出诗人独行的情境;“黄花(菊花)数点新”则以零星的黄色打破画面的单调,“新”字点出菊花初绽的鲜嫩,既呼应秋日时序,又传递出草木生长的细微生机。两句声色相兼,让秋景在宁静中透出鲜活的意趣。尾联“惜无遗世友,联句坐苔茵”诗人由眼前的清幽景致转入抒情,直抒胸臆。“惜”字统领全联,表达出对眼前美景无人共赏的遗憾;“遗世友”指超脱世俗、可共赏自然的知己,而“联句坐苔茵”则勾勒出理想中的场景——与友人席地坐于青苔之上,联句赋诗。两句既显出对自然之美的沉醉,也流露出行旅中对知己相伴的期盼。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善住《忆王孙 山居》

下一篇:元·王冕《丙申元旦守母制因感而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