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莓苔欲遍盘陀石":莓苔几乎长满了盘陀石,
"知是梁朝古道场":由此可知这里是梁朝留存的古老道场。
"陈迹谩惊成俯仰":面对这些旧迹,不禁为世事转眼变迁而惊叹,
"空门元不预兴亡":佛门原本就不参与朝代的兴亡更替。
"白漫天上俱兵气":天空中弥漫的白色都是战争的气息,
"赤伏池中是剑光":赤伏池中闪耀着剑的光芒。
"如会生公重说法":如果能够见到生公再次说法,
"劝教东海莫栽桑":劝告东海不要种桑树(寓意不要让时光流转,朝代更迭)。
元末明初诗人
张昱(?~?),元代诗人。字光弼,号一笑居士,晚号可闲老人,庐陵(今江西吉安)人。至正间官至左右司员外郎,行枢密院判官。后明太祖复征之,悯其老,厚赐遣归。张昱早年师事虞集,得其诗法。其诗歌多言志抒怀之作,文采富丽,才气纵逸,风格有豪迈超拔者,亦有沉郁悲凉者。其五言古风善用比兴,有陈子昂遗风。主要作品有《言志》《从军行》《宫中词》《塞上谣》等。著有《张光弼诗集》。
1. 分段赏析
“莓苔欲遍盘陀石,知是梁朝古道场。”首联以景起笔,“莓苔欲遍盘陀石”描绘虎丘寺的盘陀石上几乎长满莓苔,既写出寺院的古朴清幽,也暗示其历经岁月沧桑;“知是梁朝古道场”点明虎丘寺为南朝梁朝留存的古刹,点出其历史悠久。由眼前的“莓苔”“盘陀石”自然引出“梁朝古道场”的历史,将实景与史实结合,为后文的怀古感慨铺垫,字里行间含着对古寺历经岁月的深沉感喟。“陈迹谩惊成俯仰,空门元不预兴亡。”颔联由景入情,“陈迹谩惊成俯仰”意为面对寺院的旧迹,不禁为世事的转眼变迁而惊叹(“俯仰”喻时间短暂、变化之快);“空门元不预兴亡”则转折,指出佛门原本就不参与朝代的兴亡更替,超然于世事之外。上句写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下句写对佛门特质的体悟,一“惊”一“不预”形成对比,既含沧桑感,又显通透,体现出诗人对历史与佛门关系的思考。“白漫天上俱兵气,赤伏池中是剑光。”颈联转向现实,“白漫天上俱兵气”描绘天空弥漫着白色的战云,满是兵戈之气,暗指元末战乱的动荡;“赤伏池中是剑光”写虎丘剑池仿佛有剑光闪烁,呼应历史传说,也暗含现实中战乱的紧张氛围。两句以“兵气”“剑光”的意象,勾勒出战乱的紧张局势,画面雄浑而苍凉,将个人所见的动荡融入诗中,流露出对时局的忧虑。“如会生公重说法,劝教东海莫栽桑。”尾联化用典故,“生公”指东晋高僧竺道生,传说他在虎丘寺说法时“顽石点头”;“东海栽桑”化用“沧海桑田”的典故,喻世事变迁、战乱不息。此句意为若能让生公再次说法,希望能劝止世事动荡,让东海不再“栽桑”(即不再经历沧海桑田般的剧烈变迁)。以典故寄托期盼,将对和平的向往化为具体的想象,既呼应虎丘寺的佛教背景,又以委婉的方式表达对平息战乱、回归安宁的迫切愿望。
下一篇:元·马钰《抛球乐·赠岳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