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庾岭头春似海":大庾岭的山头,梅花盛开如春天的海洋,
"不是寻常白玉堂":不是寻常的白玉堂所能比拟的。
"昨夜护龙河上看":昨天夜里在护龙河上观赏,
"一天明月四檐霜":满天的明月照耀着,四周房檐下的梅花像霜一样洁白。
元代著名画家、诗人
王冕(1287~1359),元代画家、诗人。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梅花屋主等,诸暨(今属浙江)人。出身农家,幼年牧牛,后从韩性学,试进士不第。后归隐九里山,靠卖画为生。其工墨梅,所作墨梅,花密枝繁,生意盎然,劲健有力;偶用胭脂作没骨梅。其诗风格豪迈刚健,不受常规格式的束缚。他还兼擅竹石,长于刻印。存世画迹有《南枝春早图》《墨梅图》等。著有《竹斋诗集》。
1. 分段赏析
“大庾岭头春似海”,大庾岭是南方著名的产梅之地,自古就与梅花渊源深厚。这句诗以“春似海”形容岭上梅花,并非实写春天的花海,而是极言梅花盛开时的繁盛景象。远望过去,漫山遍野的梅花连成一片,白色的花瓣在阳光下闪耀,仿佛铺就了一片无边无际的花海。这种景象不仅展现了梅花数量之多,更透着一种野生的蓬勃生命力,没有人工雕琢的痕迹,只是自然生长的绚烂,让人感受到梅花在山野间自由绽放的壮阔与热烈。“不是寻常白玉堂”,“白玉堂”常指富贵人家的厅堂,那里的花卉多是精心培育的名品,被妥善养护在温暖的环境中。而大庾岭的梅花生长在野外山岭,经历风霜却依然繁盛。这句通过对比,凸显出梅花不依附于富贵环境的特质。它不需要厅堂的庇护,在自然的风雨中照样能绽放出震撼人心的美,让梅花的形象更添一份独立与坚韧。“昨夜护龙河上看”,从白天的大庾岭转向夜晚的护龙河,诗人的视角随时间和地点自然转换。“昨夜”二字带着一种闲适的回忆感,仿佛诗人意犹未尽,在白天赏梅之后,又在夜晚追寻梅花的踪迹。护龙河一带可能有临水的梅树,夜色中更显幽静。这句没有直接写梅,却通过“看”字引出下文的月夜梅景,暗示出诗人对梅花的持续关注,也让全诗的场景从开阔的山岭过渡到静谧的水边,节奏更显舒缓。“一天明月四檐霜”,“一天明月”写出夜空的清朗,皎洁的月光洒在梅枝上,让梅花的白色花瓣更显洁净。“四檐霜”并非真的结霜,而是以霜的洁白比喻檐下的梅花,既点出梅花的颜色,又暗含了晚秋或初冬的清冷气息。月光的清辉与梅花的素白交融,营造出一种安静而高洁的氛围。此时的梅花没有了白天的繁盛热闹,却在月色中更显孤高,让人感受到它在寂静中坚守的品性,与诗人心中的推崇相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