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河南王厌市朝车马多":河南王厌倦了朝廷车马喧嚣,
"羡凌烟阁功劳大":却羡慕凌烟阁上功臣的显赫功绩。
"盖村居绿野堂":建造村居仿若绿野堂(裴度别墅),
"赛兰省红莲幕":胜过兰省(尚书省)的高官幕府。
"浊酒一壶天地阔":饮一壶浊酒,天地广阔,
"世态都参阅":看遍世间人情百态。
"闷携藜杖行":烦闷时拄藜杖漫步,
"醉向花阴卧":醉后便卧于花荫下,
"老官人闲快活":老官员自在逍遥。
"北镇沙陀":北方镇守沙陀(部落),
"千里暮云合":千里暮云聚合。
"南接黄河":南边接黄河,
"一线衮金波":如一线金色波浪绵延。
"赛渊明五柳庄":堪比陶渊明的五柳庄,
"胜尧夫安乐窝":胜过邵雍的安乐窝(隐居处)。
"红粉歌":歌女轻唱,
"笙箫齐和":笙箫齐奏。
"他":他(河南王),
"访谢安在东山卧":仿效谢安,隐居于东山(典故“东山再起”)。
"秉乾坤秀气清":身怀天地清秀之气,
"凛冰雪丹心正":心如冰雪般忠贞正直。
"奉朝中天子宣":奉天子诏令于朝堂,
"领阃外将军令":受命统率边关军务。
"战马远嘶边月冷":战马在寒月下嘶鸣,
"卷地旌旗影":旌旗卷起尘土飞扬。
"风生虎帐寒":寒风中虎帐肃杀,
"笔扫狼烟静":挥笔平息战火,
"咫尺间领三公判内省":近在咫尺便如三公(高官)决断朝政。
"满腹才能":满腹韬略,
"幕府夜谈兵":在军帐中彻夜谈论兵法。
"唾手功名":功名唾手可得,
"麟阁要图形":定要画像入麒麟阁(汉代表彰功臣处)。
"诸葛亮八阵图":效仿诸葛亮的八阵图,
"周亚夫细柳营":周亚夫的细柳营(治军严明典范)。
"羡此行":令人钦羡此行,
"南蛮平定":平定南方蛮族之乱。
"听":听!
"和凯歌回敲金镫":凯旋歌声与金镫(马鞍脚踏)相和,铿锵回响。
1. 分段赏析
开篇“美河南王”四句通过“厌”与“羡”的对比,展现主人公对功名的矛盾心理。“浊酒一壶”五句以白描手法勾勒闲适生活,“藜杖”“花阴”等意象营造出恬淡意境。“北镇沙陀”四句转入景物描写,“暮云合”“衮金波”的壮阔景象为后文建功立业埋下伏笔。后段“秉乾坤秀气清”六句塑造了一位忠勇双全的将领形象,“虎帐寒”“狼烟静”的战场描写与“笔扫”的文治之功相得益彰。“满腹才能”四句用典自然,诸葛亮、周亚夫的典故突出了主人公的军事才能。结尾“羡此行”三句以凯旋场景作结,“敲金镫”的声响描写使画面更具感染力。全曲运用对比手法,将隐逸生活与建功立业两种人生理想并置。语言上既有“红粉歌,笙箫齐和”的婉约,又有“战马远嘶边月冷”的豪放,体现了元代散曲雅俗共赏的特点。通过主人公形象的塑造,表达了知识分子既向往田园生活,又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心态。
下一篇:元·白贲《【双调】百字折桂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