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mǎn
jiāng
hóng
·
·
xiàng
qiáo

朝代:元作者:李齐贤浏览量:3
hàn
dài
wén
zhāng
shuí
shàng
lín
yóu
céng
juàn
jiā
tūn
huá
biǎo
liú
yán
cháo
jìn
shǐ
使
xīng
dòng
cǎi
guī
xiāng
guó
xiào
xiàng
lái
lǎo
dào
jīn
zhī
háo
jié
rén
shì
shì
zhēn
nán
jūn
ěr
jiāng
shuí
jīn
duō
hòu
dùn
wàng
chóu
qín
shàng
zǎo
xīn
gòng
chì
jìng
zhōng
rěn
shǐ
使
tóu
xiān
bái
néng
gǎi
zhǐ
yǒu
shǔ
jiāng
biān
qīng
shān

译文

汉代的文章作家里,谁能独领风骚、当数那位曾作《上林赋》的辞赋大家司马相如。他当年出游求仕曾感到厌倦,归家时家境贫寒,居室空空荡荡只剩四堵墙壁,却仍有气吞云梦七泽的豪迈胸襟。后来他在华表上留下建言,得以进入朝廷宫门,又作为使臣闪耀着光彩回归故乡。可笑的是,当地的父老乡亲直到如今,才明白他原本就是豪杰之士。人间的事情,实在难以预料。你也是如此,又能去责怪谁呢。看他后来因财富增多、官禄丰厚,竟渐渐忘记了往昔的贫寒处境。当年琴瑟和鸣时早该初心不改,怎能在镜中看到自己先已满头白发而心生不忍。始终未曾改变的、唯有蜀江边,那青山的颜色。

逐句剖析

"汉代文章":汉代的文章作家里,

"谁独步、":谁能独领风骚、

"上林词客":当数那位曾作《上林赋》的辞赋大家司马相如。

"游曾倦、":他当年出游求仕曾感到厌倦,

"家徒四壁":归家时家境贫寒,居室空空荡荡只剩四堵墙壁,

"气吞七泽":却仍有气吞云梦七泽的豪迈胸襟。

"华表留言朝禁闼":后来他在华表上留下建言,得以进入朝廷宫门,

"使星动彩归乡国":又作为使臣闪耀着光彩回归故乡。

"笑向来、":可笑的是,

"父老到如今":当地的父老乡亲直到如今,

"知豪杰":才明白他原本就是豪杰之士。

"人世事":人间的事情,

"真难测":实在难以预料。

"君亦尔":你也是如此,

"将谁责":又能去责怪谁呢。

"顾金多禄厚":看他后来因财富增多、官禄丰厚,

"顿忘畴昔":竟渐渐忘记了往昔的贫寒处境。

"琴上早期心共赤":当年琴瑟和鸣时早该初心不改,

"镜中忍使头先白":怎能在镜中看到自己先已满头白发而心生不忍。

"能不改、":始终未曾改变的、

"只有蜀江边":唯有蜀江边,

"青山色":那青山的颜色。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满江红・相如驷马桥》是元代李齐贤创作的一首词,该词以汉代辞赋大家司马相如的人生为脉络,抒发对世事与人性的思考。上阕追忆相如早年家徒四壁却胸怀壮志,凭借《上林赋》名动朝野,又以使臣身份荣耀归乡,尽显其非凡才情。下阕笔锋突转,感慨功成名就后的相如淡忘初心,借“琴挑文君”典故反衬岁月流逝与初心渐失的遗憾。结尾以蜀江边永恒不变的青山作比,警示世人在变幻世事中应坚守本心。全词融叙事、抒情、议论于一体,用典自然,哲思深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汉代文章,谁独步、上林词客。游曾倦、家徒四壁,气吞七泽。华表留言朝禁闼,使星动彩归乡国。笑向来、父老到如今,知豪杰。”开篇作者以饱含钦佩的笔触,点明汉代文坛独领风骚的司马相如。“上林词客”直指他凭借《上林赋》名震朝野的文学成就,即便早年“家徒四壁”,困窘潦倒,却依然有着“气吞七泽”的豪迈气魄。而“华表留言”“使星动彩”,则描绘了相如凭借才华进入朝廷,又作为使臣荣耀归乡的情景,末尾一句“笑向来、父老到如今,知豪杰”,既有对相如终成大器的欣慰,也暗含对世人有眼不识豪杰的调侃。“人世事,真难测。君亦尔,将谁责。顾金多禄厚,顿忘畴昔。”笔锋陡然一转,由对相如过往的赞叹转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人生的变化难以捉摸,司马相如也不例外,当他功成名就,享受“金多禄厚”的生活时,似乎渐渐忘记了曾经的贫寒与初心。作者在此借相如的经历,发出了对人性易受名利诱惑的无奈叹息,这几句朴实直白,却引人深思。“琴上早期心共赤,镜中忍使头先白。”作者巧妙化用“琴挑文君”的典故,追忆相如与卓文君曾经炽热的爱情,那是一段纯粹而赤诚的时光。然而岁月无情,镜中的白发悄然生长,青春不再。“忍使”二字,饱含着对时光流逝、初心渐失的惋惜与痛心,让读者深切感受到人生的沧桑与无奈。​“能不改、只有蜀江边,青山色。”结尾一句,作者将目光投向蜀江边永恒不变的青山。与前面人事的变幻无常形成鲜明对比,青山始终屹立,颜色不改。这青山,既是自然景观的写照,更是作者心中坚守不变的象征。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马钰《白观音 本名白鹤子 赠吴知纲》

下一篇:元·高明《题支离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