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iǎ
nián
zhēng
yuè
chū
chūn

朝代:元作者:王冕浏览量:3
zuó
xiāo
xián
dòng
jīn
chūn
fēng
cǎo
xīn
绿
yuán
huā
jié
xiǎo
hóng
jiàn
jiāng
nóng
shì
dòng
nài
bìng
gōng
xiàng
wǎn
dēng
gāo
wàng
jiāng
shān
yǎo
ǎi
zhōng

译文

昨天晚上还嫌弃那寒冷的冻雨,今天却因和煦的春风而满心欢喜。野草在春风中泛起了新的绿色,园中的花朵也结出了小小的红花。渐渐地,农事开始忙碌起来,可无奈身体被病魔困扰。傍晚时分,我登上高处远望,只见江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逐句剖析

"昨宵嫌冻雨":昨天晚上还嫌弃那寒冷的冻雨,

"今日喜春风":今天却因和煦的春风而满心欢喜。

"野草浮新绿":野草在春风中泛起了新的绿色,

"园花结小红":园中的花朵也结出了小小的红花。

"渐将农事动":渐渐地,农事开始忙碌起来,

"无奈病魔攻":可无奈身体被病魔困扰。

"向晚登高望":傍晚时分,我登上高处远望,

"江山杳霭中":只见江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甲午年正月初四日得春》是元末明初诗人王冕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甲午年正月初四这一天感受到春天到来的喜悦,同时也表达了对农事的期待和对自身疾病的无奈。首联通过对比昨夜的冻雨和今日的春风,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喜悦。颔联细腻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色,野草和花朵的变化象征着生命的复苏。颈联表达了对农事的期待,但同时也提到了自身的疾病,形成了一种对比。尾联描绘了作者在傍晚时分登高远望的景象,朦胧的江山增加了诗意。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写,诗人不仅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健康的渴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元代著名画家、诗人

王冕(1287~1359),元代画家、诗人。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梅花屋主等,诸暨(今属浙江)人。出身农家,幼年牧牛,后从韩性学,试进士不第。后归隐九里山,靠卖画为生。其工墨梅,所作墨梅,花密枝繁,生意盎然,劲健有力;偶用胭脂作没骨梅。其诗风格豪迈刚健,不受常规格式的束缚。他还兼擅竹石,长于刻印。存世画迹有《南枝春早图》《墨梅图》等。著有《竹斋诗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昨宵嫌冻雨,今日喜春风。”诗的开篇通过对比,描绘了昨夜的冻雨和今日的春风。诗人对昨夜的冻雨感到厌烦,而对今日的春风则充满了喜悦。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天气的变化,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喜爱。颔联:“野草浮新绿,园花结小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野草在春风中泛起新绿,园中的花朵也结出了小小的红花。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丽,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观察和欣赏。颈联:“渐将农事动,无奈病魔攻。”转向对农事和自身健康的描写。诗人提到农事即将开始,但自己却无奈地受到了病魔的困扰。这里的“无奈病魔攻”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健康状况的担忧和无奈,也为诗增添了一丝淡淡的忧愁。尾联:“向晚登高望,江山杳霭中。”描绘了诗人在傍晚时分登高远望的景象。诗人站在高处,眺望着远处的江山,只见一片朦胧的雾气笼罩着大地。这种朦胧的景象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意境,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对未来的不确定。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张可久《【商调】秦楼月》

下一篇:元·高明《和李别驾赏牡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