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ié
jiāo
xíng
sòng
zhī
wén

朝代:元作者:王冕浏览量:3
jiāng
nán
rén
máo
niú
shū
bái
yǎn
yáo
kàn
tài
huà
yún
chì
jiǎo
lěng
zhuó
cāng
láng
cháng
ān
xiǎo
ér
shǔ
lùn
wén
yǒu
dōng
píng
jūn
xiōng
zhōng
zhēng
róng
yún
mèng
tūn
cāng
míng
chūn
qiū
jué
wáng
zuò
tàn
jīn
qíng
qīng
qīng
yáng
zhōu
huái
hǎi
jiāng
shān
xiù
yáo
xiāng
dài
xióng
wén
juǎn
jìn
jiǔ
jiāng
xīn
shī
xiě
chū
shān
cuì
西
nán
lǎo
qīng
wèi
liǎo
shū
yún
guò
péng
dǎo
tuō
lüè
zuò
gōng
xíng
suí
xíng
fāng
cǎo
rén
guài
yán
chǒu
lǎo
jué
rén
tóng
diào
méi
huā
míng
yuè
liǔ
huā
yún
duì
qīng
shān
cháng
xiào
jūn
guò
xiào
chī
huà
yán
shí
tóu
chái
chuáng
tīng
luò
cǎo
chuāng
zuò
kàn
qiū
yíng
fēi
liáng
yǐn
jìn
zhōng
wèi
jūn
zhī
zhī
shuí
zhī
jīn
nián
bǐng
hàn
tài
jiāng
nán
wàn
jiē
jiāo
lǎo
léi
è
饿
zhuàng
zhě
táo
shuò
shǔ
rén
bào
jūn
píng
shēng
duō
bào
duì
qīng
jūn
jūn
shàn
tiáo
shèn
qīng
shēn
xué
cháo
qiū
fēng
zuó
chuī
huāng
cǎo
huáng
luò
yàn
nán
xiáng
hào
rán
guī
xìng
jiàng
yán
jūn
huáng
xiōng
shòu
pǐn
láng
kuàng
shì
qiān
guān
guī
xiāng
zhī
shēng
huī
guāng
qióng
xiù
liǎng
zhǒu
huí
shì
náng
yǒu
sòng
jūn
quàn
yáng
guān
jiǔ
cháng
dàn
zhé
jiāng
shàng
liǔ
zhàng
yǒu
zhì
dāng
chí
zhòng
shēng
bié
lèi
wèi
shēng
bié
tiān
nán
tiān
běi
tóng
jīn
míng
nián
píng
yuán
fāng
cǎo
绿
shì
gōng
hǎo
shè
xián
huā
鹿
yǒu
huái
怀
ruò
wèn
shān
yīn
zhú
zhōng
tiān
yǒu
nán
fēi

译文

我这江南的山野之人,头发胡子都显得古朴,骑着牛读书,没有一个同伴。用轻蔑的目光远望泰山、华山的云,光着脚在寒冷的沧浪水中洗濯,淋着雨。长安那些庸俗的小人不值一提,谈论文章时,却偶然结识了东平的武之文。武君胸中气魄不凡,气势昂扬,一呼一吸间仿佛能容纳云梦泽,吞下大海。笔下的文章像《春秋》一样能决断王道与霸道,安坐间探究古今世事,没有什么能遗漏他的情思。乘着青青的小船渡过淮海,江山的秀丽景色仿佛在远方等候着我们。他的雄文仿佛卷走了九江的碧绿,新写的诗歌描绘出庐山的青翠。西南方向的五老峰一片青葱,没有尽头,他仿佛能瞬间驾着云飞过蓬莱仙岛。他洒脱不拘,不做公子哥的派头,跟着我骑马同行,踏过青青的草地。人们奇怪我的容貌为何又丑又老,我却觉得没有谁能和我志趣相投。对着梅花、明月、柳花、白云,独自面对青山放声长啸。武君来看我,笑着说我痴傻,言语间却常常能切中我的心意。在柴床上躺着听夜雨落下的声音,坐在草窗边看秋萤飞舞。客居他乡的凄凉滋味都尝遍了,这些只有你懂我懂,还有谁会知道呢。今年丙子年,干旱太严重了,江南万里之地都变成了焦土。年老体弱的人饿死了,强壮的人逃亡了,贪官污吏欺负百姓,凶狠得像老虎一样。武君一生有很多抱负,面对这样的境况,怎么能够轻易地归隐呢?武君啊武君,你要好好保重自己,千万不要轻易学巢父、许由那样归隐。昨天秋风在广阔的原野上吹起,草木枯黄凋零,大雁向南飞翔。你归家的兴致非常高昂,难以抑制,你的父亲担任官职,出行有车马,其中一匹是黄色的。你的兄长也被授予七品郎官,况且是升迁官职回到故乡。可以知道乡里因此增添了光彩,我却穷困得衣袖露出了两肘。回头看看行囊,里面什么都没有,送别你时,不劝你喝那离别之酒。只是放声高歌,折下江岸边的柳枝相送,大丈夫有志向应当自己坚守。不必看重这人生的离别,眼泪不会为这生离而流淌。无论天南地北,我们都有着共同的襟怀与期许,明年平原上的草重新变绿的时候。你可以试着拉开弓箭,射那衔花的鹿,如果你有思念之情,就问问山阴的竹子,天上也会有向南飞的天鹅可以为我们传递消息。

逐句剖析

"江南野人毛发古":我这江南的山野之人,头发胡子都显得古朴,

# 江南野人:作者自称。

"骑牛读书无一侣":骑着牛读书,没有一个同伴。

"白眼遥看泰华云":用轻蔑的目光远望泰山、华山的云,

# 泰华:泰山与华山。

"赤脚冷濯沧浪雨":光着脚在寒冷的沧浪水中洗濯,淋着雨。

# 沧浪:汉水之别名。

"长安小儿不足数":长安那些庸俗的小人不值一提,

# 长安小儿:暗指京城里的官僚。

"论文忽有东平武":谈论文章时,却偶然结识了东平的武之文。

"武君胸中气峥嵘":武君胸中气魄不凡,气势昂扬,

# 气峥嵘:才气盛,卓特不凡。

"呼吸云梦吞沧溟":一呼一吸间仿佛能容纳云梦泽,吞下大海。

# 呼吸云梦吞沧溟:喻胸襟阔大。

"笔底春秋决王伯":笔下的文章像《春秋》一样能决断王道与霸道,

# 笔底春秋决王伯:言其文章能判别王道与霸道。

"坐探今古无余情":安坐间探究古今世事,没有什么能遗漏他的情思。

"青青扬舟渡淮海":乘着青青的小船渡过淮海,

# 扬舟:乘有窗的小船。

"江山秀色遥相待":江山的秀丽景色仿佛在远方等候着我们。

"雄文卷尽九江碧":他的雄文仿佛卷走了九江的碧绿,

"新诗写出庐山翠":新写的诗歌描绘出庐山的青翠。

"西南五老青未了":西南方向的五老峰一片青葱,没有尽头,

# 五老:指庐山五老峰。

"倏忽骑云过蓬岛":他仿佛能瞬间驾着云飞过蓬莱仙岛。

# 蓬岛:即蓬莱。此句借以喻自己的住处。

"脱略不作公子行":他洒脱不拘,不做公子哥的派头,

# 脱略:洒脱不拘。

"随我骑行踏芳草":跟着我骑马同行,踏过青青的草地。

"人怪我颜何丑老":人们奇怪我的容貌为何又丑又老,

"自觉无人可同调":我却觉得没有谁能和我志趣相投。

"梅花明月柳花云":对着梅花、明月、柳花、白云,

"独对青山发长啸":独自面对青山放声长啸。

"武君过我笑我痴":武君来看我,笑着说我痴傻,

"话言时复投其机":言语间却常常能切中我的心意。

"柴床卧听夜雨落":在柴床上躺着听夜雨落下的声音,

"草窗坐看秋萤飞":坐在草窗边看秋萤飞舞。

"凄凉饮尽客中味":客居他乡的凄凉滋味都尝遍了,

"君知我知谁复知":这些只有你懂我懂,还有谁会知道呢。

"今年丙子旱太苦":今年丙子年,干旱太严重了,

# 丙子:元惠宗至元二年(公元1336年)。是年江南大早。

"江南万里皆焦土":江南万里之地都变成了焦土。

"老羸饿死壮者逃":年老体弱的人饿死了,强壮的人逃亡了,

"硕鼠欺人暴如虎":贪官污吏欺负百姓,凶狠得像老虎一样。

# 硕鼠欺人:喻统治阶级压迫剥削人民。

"武君平生多抱负":武君一生有很多抱负,

"对此如何可轻举":面对这样的境况,怎么能够轻易地归隐呢?

# 轻举:指轻率地想避世作隐士。

"武君武君善调护":武君啊武君,你要好好保重自己,

"慎勿轻身学巢许":千万不要轻易学巢父、许由那样归隐。

"秋风昨日吹大荒":昨天秋风在广阔的原野上吹起,

"草木黄落雁南翔":草木枯黄凋零,大雁向南飞翔。

"浩然归兴不可降":你归家的兴致非常高昂,难以抑制,

"严君五马一马黄":你的父亲担任官职,出行有车马,其中一匹是黄色的。

"大兄亦受七品郎":你的兄长也被授予七品郎官,

"况是迁官归故乡":况且是升迁官职回到故乡。

# 迁官:升官。

"可知闾里生辉光":可以知道乡里因此增添了光彩,

"我穷衣袖露两肘":我却穷困得衣袖露出了两肘。

"回视囊蓖无一有":回头看看行囊,里面什么都没有,

"送君不劝阳关酒":送别你时,不劝你喝那离别之酒。

"长歌但折江上柳":只是放声高歌,折下江岸边的柳枝相送,

# 折江上柳:古人送别,常折柳为赠。

"丈夫有志当自持":大丈夫有志向应当自己坚守。

"不须重此生别离":不必看重这人生的离别,

"泪不为此生别滋":眼泪不会为这生离而流淌。

"天南天北同襟期":无论天南地北,我们都有着共同的襟怀与期许,

# 同襟期:抱负相同。

"明年平原芳草绿":明年平原上的草重新变绿的时候。

"试弓好射衔花鹿":你可以试着拉开弓箭,射那衔花的鹿,

"有怀若问山阴竹":如果你有思念之情,就问问山阴的竹子,

"中天亦有南飞鹄":天上也会有向南飞的天鹅可以为我们传递消息。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结交行送武之文》是元代王冕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记录了与武之文的结交过程以及临别时的赠行之情。全诗可分为五节:从开头到“论交忽有东平武”是第一节,讲述自己性格孤傲、没有同伴,因能与武之文成为朋友而感到欣喜。第二节到“新诗写出庐山黛”,描述武之文才华出众,心胸开阔,所写的诗文十分优秀。第三节到“君知我知复谁知”,叙述武之文前来拜访,两人交谈投机,尽管生活清贫却相处得十分融洽。第四节到“慎勿轻身学巢许”,提及这一年江南发生大旱灾,很多百姓饿死或逃亡,而那些欺诈百姓的剥削者依旧像猛虎一样残暴。武之文原本是个很有理想抱负的人,作者劝他不要产生出世隐居的想法。从这里到结尾是第五节,大致都是送别时的叮嘱话语。这首诗气势宏大,如波澜般壮阔,一气呵成。在极为艰难的环境下能写出如此豪迈雄壮的诗,由此可见作者确实才华不凡。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元代著名画家、诗人

王冕(1287~1359),元代画家、诗人。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梅花屋主等,诸暨(今属浙江)人。出身农家,幼年牧牛,后从韩性学,试进士不第。后归隐九里山,靠卖画为生。其工墨梅,所作墨梅,花密枝繁,生意盎然,劲健有力;偶用胭脂作没骨梅。其诗风格豪迈刚健,不受常规格式的束缚。他还兼擅竹石,长于刻印。存世画迹有《南枝春早图》《墨梅图》等。著有《竹斋诗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也是一首送别诗。借与武之文结交、相处的情景及江南大旱的状况,写出了对友人的情谊、对现实的感慨及临别赠言。

2. 分段赏析

“江南野人毛发古,骑牛读书无一侣。白眼遥看泰华云,赤脚冷濯沧浪雨。”开篇四句塑造了诗人自身的形象。“江南野人”点明身份的淡泊,“骑牛读书”“无一侣”写出独居读书、无伴相随的境况。“白眼遥看”“赤脚冷濯”的细节,既展现出不媚世俗的孤傲,也透着几分隐逸生活的清苦,为下文结交知己做铺垫。“长安小儿不足数,论文忽有东平武。武君胸中气峥嵘,呼吸云梦吞沧溟。”这四句转入与武之文的相识。“长安小儿不足数”表现对世俗小人的不屑,而“忽有东平武”则写出结识武之文的惊喜。“气峥嵘”“吞沧溟”以夸张手法赞其胸怀开阔、气魄宏大,短短几句便凸显出武之文的不凡气度。“笔底春秋决王伯,坐探今古无余情。青青扬舟渡淮海,江山秀色遥相待。”四句写武之文的才学与二人的交往场景。“笔底春秋决王伯”赞其文能论断兴衰,“坐探今古”显其学识渊博。“扬舟渡淮海”“江山待”则以景物烘托,既写旅途所见,也暗示二人同行时江山为友、文思相伴的畅快。“雄文卷尽九江碧,新诗写出庐山翠。西南五老青未了,倏忽骑云过蓬岛。”这四句继续赞美武之文的文才与超然气度。“卷尽九江碧”“写出庐山翠”用生动比喻,将诗文与山水相融,赞其文笔能勾勒江山美景。“骑云过蓬岛”以想象写其超脱世俗的风采,与前文“气峥嵘”相呼应。“脱略不作公子行,随我骑行踏芳草。人怪我颜何丑老,自觉无人可同调。”四句写武之文的质朴与诗人的孤独。“脱略公子行”“踏芳草”显其不慕浮华、随性自然的品性。“人怪我颜丑老”与“无人可同调”形成对比,既写世人不解,更突出得遇武之文前的孤寂,反衬友情的可贵。“梅花明月柳花云,独对青山发长啸。武君过我笑我痴,话言时复投其机。”这四句描绘与武之文的相知场景。“独对青山长啸”写昔日孤独,而武之文“笑我痴”“投其机”则写出友人懂己心意、言语相契的默契,“投其机”三字精准点出二人心灵相通的状态。“柴床卧听夜雨落,草窗坐看秋萤飞。凄凉饮尽客中味,君知我知谁复知。”四句刻画共处的闲情与知己的难得。“卧听夜雨”“坐看秋萤”勾勒出宁静的共处画面,平凡场景中藏着惬意。“凄凉客中味”“君知我知”则将客居的辛酸与友人的理解相对照,凸显唯有知己能懂的深情。“今年丙子旱太苦,江南万里皆焦土。老羸饿死壮者逃,硕鼠欺人暴如虎。”这四句转向现实灾情的描绘。“旱太苦”“皆焦土”直写干旱的严重,“老羸饿死”“壮者逃”展现民生疾苦,“硕鼠欺人”则暗指贪官污吏的残暴,字里行间满是对百姓的同情与对时局的愤慨。“武君平生多抱负,对此如何可轻举?武君武君善调护,慎勿轻身学巢许。”四句抒发对友人的劝勉。“多抱负”点出武之文的志向,面对灾情质问“如何可轻举”,劝其不要学巢父、许由归隐,而要珍惜自身、有所作为,语重心长中满是期许。“秋风昨日吹大荒,草木黄落雁南翔。浩然归兴不可降,严君五马一马黄。”这四句写送别时的秋景与友人归乡缘由。“秋风”“黄落”“雁南翔”以萧瑟秋景渲染离别氛围。“浩然归兴”写友人归乡的急切,“严君五马”“大兄七品郎”则交代归乡因家人迁官,为送别增添现实背景。“大兄亦受七品郎,况是迁官归故乡。可知闾里生辉光,我穷衣袖露两肘。”四句对比友人归乡的荣光与自身的清贫。友人家人迁官归乡令乡里增光,而“我穷衣袖露两肘”“囊蓖无一有”直写自身困窘,对比中不见怨怼,反显友情的纯粹。“回视囊蓖无一有,送君不劝阳关酒。长歌但折江上柳,丈夫有志当自持。”这四句写送别场景与对友人的叮嘱。“不劝阳关酒”避却俗套,“折柳长歌”以传统意象表惜别。“丈夫有志当自持”则跳出儿女情长,以勉励友人坚守志向作结,显大丈夫气度。“不须重此生别离,泪不为此生别滋。天南天北同襟期,明年平原芳草绿。”四句抒发对友情的坚定信念。“不须重别”“泪不滋”故作洒脱,实则藏着深沉情谊。“同襟期”点出心灵相通无惧距离,“明年芳草绿”以景寄望未来,充满对重逢的期盼。“试弓好射衔花鹿,有怀若问山阴竹,中天亦有南飞鹄。”结尾三句以想象作结,延续对友人的期许。“试弓射鹿”赞其豪情,“山阴竹”“南飞鹄”用典故与意象,暗指若友人思念自己,自有鸿雁传情,将送别之情延伸至远方,余韵悠长。全诗以友情为主线,融个人境遇、现实感慨与离别期许于一体,真挚动人。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杨维桢《隐君宅》

下一篇:元·王哲《苏幕遮 训徒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