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uǐ
diào
tóu
·
·
jiāng
shū
lián

朝代:元作者:谢应芳浏览量:3
quǎn
xiāng
wén
shān
huà
méi
huā
zhǐ
zài
qián
cūn
xiāo
yáo
zhàng
guò
zhái
gōng
mén
qián
chūn
fēng
lǎo
duì
fāng
cǎo
hái
wáng
sūn
cháng
ān
shì
kàn
huā
rén
chē
zhèng
zhēng
xuān
xiàng
lái
dōng
hǎi
shàng
shuǐ
nán
shuǐ
běi
shí
wēn
niàn
ōu
lěng
shī
méng
chóng
lùn
lǎo
péng
hāo
sān
jìng
kāi
huái
怀
bào
lài
yǒu
qín
zūn
gōng
zhī
fǒu
xiāo
zhāi
lòu
zhuàn
shū
hén

译文

村落间鸡犬之声相闻,溪山景致如画,那梅花就在前面的村子。我手持竹杖、脚穿草履,逍遥自在,不再踏入如翟公门那样的官场之地。前番的春风已然消逝,面对萋萋芳草、我又想起了您。长安城中,看花人已经离去,可车马依旧喧闹争逐。从前在东海上,无论水南还是水北,我们情谊坚如磐石,温暖如春。想起与鸥鸟为盟的诗约已渐冷落,不知何时能再与您重论。我如今老迈,住在这简陋之地,畅抒胸怀、只能靠琴与酒来。江公您可知道,我这简陋的书房雨漏不止,四壁上只留下篆书的痕迹。

逐句剖析

"鸡犬相闻":村落间鸡犬之声相闻,

"溪山如画":溪山景致如画,

"梅花只在前村":那梅花就在前面的村子。

"逍遥杖屦":我手持竹杖、脚穿草履,逍遥自在,

"不过翟公门":不再踏入如翟公门那样的官场之地。

"前度春风已老":前番的春风已然消逝,

"对芳草、":面对萋萋芳草、

"还忆王孙":我又想起了您。

"长安市":长安城中,

"看花人去":看花人已经离去,

"车马正争喧":可车马依旧喧闹争逐。

"向来东海上":从前在东海上,

"水南水北":无论水南还是水北,

"如石如温":我们情谊坚如磐石,温暖如春。

"念鸥冷诗盟":想起与鸥鸟为盟的诗约已渐冷落,

"何日重论":不知何时能再与您重论。

"老我蓬蒿三径":我如今老迈,住在这简陋之地,

"开怀抱、":畅抒胸怀、

"赖有琴尊":只能靠琴与酒来。

"公知否":江公您可知道,

"萧斋雨漏":我这简陋的书房雨漏不止,

"四壁篆书痕":四壁上只留下篆书的痕迹。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水调歌头·寄江叔廉》是元代谢应芳创作的一首词。此词描绘了宁静如画的田园风光,如“鸡犬相闻,溪山如画,梅花只在前村”,营造出闲适氛围,词中蕴含对友人江叔廉的深切思念,借“对芳草、还忆王孙”表达情思。从分段来看,上阕写景叙事,展现田园与长安市的不同景象;下阕追忆往昔情谊,倾诉当下生活,忆及旧谊,自述现状。该词特点是将田园之景、故友之情、身世之感相融合,以质朴笔触和真挚情感,展现文人的生活志趣与情感世界,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元末理学家、文学家

谢应芳(1296~1392),元末理学家、文学家。字子兰,曾筑室名“龟巢”,故号龟巢,武进(今属江苏)人。自幼笃志好学,潜心程朱理学。明洪武中归隐横山以终。谢应芳致力于破除鬼神、禁忌、禄命等迷信,用前人经验事实和孔子、荀子、柳宗元等人的言论说明生死为自然之理,认为老、庄、仙、佛之说为异端,“邪说害正,人人得而攻之”。《明史》本传称其“诗文雅丽蕴藉,而所自得者,理学为深”。著有《辨惑编》《龟巢稿》《思贤录》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阕“鸡犬相闻,溪山如画,梅花只在前村。逍遥杖屦,不过翟公门”:开篇描绘出一幅宁静优美的田园景象,鸡犬之声相闻,溪山如画,梅花就在不远处的前村。词人手持杖、脚穿履,逍遥自在地漫步其间,却不再涉足如翟公门那样的官场之门。这里运用“翟公门”的典故,暗示世态炎凉,表明自己远离官场的态度,通过田园景致与官场的对比,凸显出词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喧嚣的厌弃。“前度春风已老,对芳草、还忆王孙。长安市,看花人去,车马正争喧”:时光流转,前番的春风已然消逝,面对萋萋芳草,词人不禁想起友人江叔廉。“王孙”在此指代友人,以芳草怀人,增添了思念的韵味。随后笔锋一转,描写长安市中,看花人已离去,车马却依旧喧闹争逐。这既暗示了官场的繁华喧嚣与人事的变迁,也与前面宁静的田园景象形成强烈反差,进一步烘托出词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官场的疏离感。下阕“向来东海上,水南水北,如石如温”:词人回忆往昔在东海上与友人相处的时光,无论在水南还是水北,彼此情谊坚如磐石,温暖如春。短短数语,勾勒出过去与友人相处的美好画面,体现出情谊的深厚,为下文抒发对重聚的渴望做铺垫。“念鸥冷诗盟,何日重论。老我蓬蒿三径,开怀抱、赖有琴尊”:如今想起与友人曾经和鸥鸟为盟、共论诗道的约定,已渐渐冷落,不禁发问,何时才能重新谈起。自己如今老迈,居住在简陋的地方,唯有依靠琴与酒来开阔胸怀。此句表达了词人对重拾诗盟、与友人重聚的期盼,同时也展现出自己当下虽居简陋却能以琴酒自娱的生活状态和豁达心境。“公知否,萧斋雨漏,四壁篆书痕”:词人以问句结尾,询问友人是否知道自己如今的境况,自己的书房简陋,雨漏不止,四壁上留下的只有篆书的痕迹。这是对自己清苦生活的倾诉,在向友人传递生活状况的同时,也蕴含着一种坚守自我、安贫乐道的情怀,进一步加深了词人与友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白朴《水龙吟 送张大经御史,就用公九日韵,兼简》

下一篇:元·邵亨贞《菩萨蛮·金风簌簌敲梧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