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ǒu
xīn
zhēng

朝代:元作者:叶颙浏览量:3
tiān
fēng
shuāng
jìn
qián
kūn
xiàng
tiān
xīn
suì
yuè
chūn
mǎn
jiù
shān
méi
liǔ
fāng
róng
sōng
huáng
lǎo
tài
duō
chéng
zuì
yǐn
huān
xiào
bái
yún

译文

新春佳节,天地间风霜尽去,春意盎然。日历上又添了一岁,新春代替了旧气象。春天来临梅花、柳树展现了新姿,只是冬天不凋的松竹有了一些老态。新年因为高兴饮了太多的屠苏酒,欢笑的声音响彻了云霄。

逐句剖析

"天地风霜尽":新春佳节,天地间风霜尽去,

"乾坤气象和":春意盎然。

# 气象和:春意盎然。

"历添新岁月":日历上又添了一岁,

# 历:日历。

"春满旧山河":新春代替了旧气象。

"梅柳芳容稚":春天来临梅花、柳树展现了新姿,

# 稚:一作徲。徲:久。

"松篁老态多":只是冬天不凋的松竹有了一些老态。

# 松篁:竹与松。

"屠苏成醉饮":新年因为高兴饮了太多的屠苏酒,

# 屠苏:屠苏酒。

"欢笑白云窝":欢笑的声音响彻了云霄。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己酉新正》是元代诗人叶颙写的一首五言律诗。首联描绘了冬天过去、春天到来的景象;颔联写时间流转,春天来临;颈联对比了初开的梅花柳树和常青的松竹;尾联写到人们过节时聚在一起喝屠苏酒的热闹场面。全诗用简单明快的语言,生动地表现了辞旧迎新的欢乐气氛,充满了春天的生机和对新生活的期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元末明初诗人

叶颙(1296?~1383),元末明初诗人。字景南,号云顶天民,浙江金华人。早年有追求功名的志向,但既不愿逢迎权贵,也不热衷科举考试,因此鲜为人知,最终也没能踏入仕途。叶颙前期所作诗歌,多写山间景物,幽居情怀;元末兵乱殃及金华后,所作诗歌更多是对家国破败、百姓罹祸的真实记载与亲身感受;晚期作品则时而掺杂着白发凄凄、夕阳衰草的复杂感触。有诗作《同前题下字韵二首》《清明有感》《呈县判薄乔公》等。著有《樵云独唱》。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节令诗。描绘了新年时天地间霜雪消尽、气象和暖,岁月更新、春满山河的景象,展现梅柳绽放芳华、松篁尽显老态之态,以及人们饮屠苏酒、在白云窝欢笑的画面,洋溢节日与春的气息,表达对新生活的憧憬。

2. 写作手法

渲染:“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写冬天过去,风霜消散,天地间一片祥和气象。时间来到新的一年,春天让熟悉的山河焕发新貌。用“尽”和“和”两个简单的字,就生动表现了季节转换,表达了诗人对严冬过去的释然,对和谐春光的欣喜,“新”与“旧”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坦然,对故土新貌的感动,着重渲染风霜消散后的春日气象与岁月焕新的宏观景象。对比:“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描写初春景色,梅花柳树刚绽放,而松竹依旧苍劲,通过梅柳“芳容徲”与松竹“老态”的对比,微观呈现辞旧迎新的生机,表达了诗人对新生柔美的怜爱,对沧桑之美的敬重。

3. 分段赏析

这首诗以气候、历法、草木以及人文活动这四个层次,生动描绘了春节的丰富景象。首联“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写冬天过去,风霜消散,天地间一片祥和气象。用“尽”和“和”两个简单的字,就生动表现了季节转换。表达了诗人对严冬过去的释然,对和谐春光的欣喜。颔联“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时间来到新的一年,春天让熟悉的山河焕发新貌。“新”与“旧”的对比很巧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坦然,对故土新貌的感动。诗的前两联着重刻画风霜散尽后,春日的明媚气象以及岁月更新所带来的宏大画卷。颈联“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描写初春景色,梅花柳树刚绽放,而松竹依旧苍劲,表达了诗人对新生柔美的怜爱,对沧桑之美的敬重。巧妙地通过梅花与柳树所展现的“芳容”,以及松树与竹子所呈现的“老态”进行对比,细致地呈现了辞旧迎新的勃勃生机。尾联“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作者通过描绘畅饮屠苏酒以及欢声笑语场景,将节日的喜庆氛围推向了高潮,充分表达了诗人对于新春佳节到来的无比欣喜与欢愉之情。

4. 作品点评

整首诗结构精妙严密,鲜明生动的意象,构成元代节令诗中的佳作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李子昌《【正宫】梁州令南》

下一篇:元·王丹桂《桃源忆故人·桃源忆故人来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