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òng
tíng
huà

朝代:元作者:高克恭浏览量:3
àn
lín
wǎn
fēng
qíng
diān
piān
zhōu
pín
zhǔ
dòng
yān

译文

连绵的雨让树林和茅屋显得昏暗,雨后初晴的山峰顶端在阳光下格外明亮。一叶扁舟缓缓驶入浮萍丛生的水渚,溪面上浮动着朦胧的雾气。

逐句剖析

"积雨暗林屋":连绵的雨让树林和茅屋显得昏暗,

"晚峰晴露巅":雨后初晴的山峰顶端在阳光下格外明亮。

"扁舟入蘋渚":一叶扁舟缓缓驶入浮萍丛生的水渚,

"浮动一溪烟":溪面上浮动着朦胧的雾气。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种笔亭题画》是元代画家高克恭写的一首五言绝句,收在他的诗集《房山集》里。全诗共二十字:“积雨暗林屋,晚峰晴露巅。扁舟入蘋渚,浮动一溪烟”,描绘了雨后山林与溪上轻烟的朦胧景色,体现出“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这首诗既延续了王维《山居秋暝》的山水意境,又借助题画诗的形式实现了诗与画的交融。后世艺术家常把这首诗题在书画或陶瓷作品上,比如汪野亭在约1905至1925年间绘制的浅绛彩山水笔筒,便采用了这首诗的内容入画。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也是一首题画诗。诗歌描绘了积雨过后林屋幽暗、晚峰晴露的山林景象,以及扁舟驶入蘋渚、溪烟浮动的画面,勾勒出雨后山林与溪烟交融的朦胧景致,展现了“诗中有画”的艺术特征,体现了诗画艺术的融通。

2. 分段赏析

“积雨暗林屋”​​,开篇以“积雨”点明久雨未晴的环境,渲染出林间屋舍被雨水浸染后的昏暗感。“暗”字既是实写雨后光线被遮蔽的视觉效果,也暗含诗人对自然氛围的细腻感知。这一句通过静态描写,奠定了全诗沉郁的基调,仿佛一幅水墨画中浓淡相宜的背景。“晚峰晴露巅”​​,笔锋陡转,描写雨后初晴的晚峰。“晴露巅”三字极具画面感:夕阳穿透云层,山巅积雨消散,岩石与草木在湿润中泛出光泽,轮廓因逆光而愈发清晰。此句与首句形成“暗—明”“阴—晴”的强烈对比,既展现天气骤变,又暗含诗人豁然开朗的心境,体现了诗画交融的意境。“扁舟入蘋渚”​​,视角从山峰转向水面,一叶扁舟缓缓驶入长满浮萍的水渚。“入”字赋予小舟动态感,暗示舟行时搅动浮萍的涟漪;“蘋渚”则点明地点为水草丰茂的浅滩。此句以简笔勾勒出画面的中景,动静结合,为静谧的山水增添一丝生机。“浮动一溪烟”​​,末句聚焦溪面雾气升腾的细节。“浮动”二字既呼应前句“扁舟”的行进,又描绘出雨后水汽氤氲、雾气随溪流蜿蜒飘动的朦胧景象。全句以虚写实,通过烟雾的缥缈感,将画面空间向远方延伸,营造出空灵悠远的意境,仿佛能听见溪水潺潺与雾气流动的轻响。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白朴《【双调】得胜乐 春》

下一篇:元·赵孟頫《题耕织图二十四首奉懿旨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