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夜":下雪的夜晚
"一天云暗玉楼台":漫天乌云遮蔽了如玉般晶莹的楼台,
"万顷光摇银世界":茫茫大地被白雪覆盖,银光闪烁如银色世界。
# 万顷光摇银世界:无边无际的大雪在夜晚映现出闪光,整个世界都披上了银妆。万顷:极言无边无际。
"卷帘初见阑干外":卷起帘子初见栏杆外的景象,
"似梅花满树开":满树积雪如同梅花绽放,
"想幽人冻守书斋":料想隐士在寒夜中坚守书斋苦读。
# 幽人:深居之人,这里指隐士。
"孙康朱颜变":如同孙康因映雪读书而容颜改变,
# 朱颜:指青春年少时的容颜。,孙康:晋代人,聪敏好学,家贫无油时在冬月映雪读书。
"袁安绿鬓改":袁安因卧雪守志而鬓发斑白,
# 绿鬓:乌黑光亮的鬓发。引申为青春年少的容颜。,袁安:汉代人。某年洛阳下大雪,许多人讨饭,而袁安长卧不起,被县令推荐为孝廉。
"看青山一夜头白":看那青山也仿佛一夜之间白头。
"别情":离别时的情感
"紫鸾箫吹彻凤凰鸣":紫鸾箫吹奏出如同凤凰鸣叫般的悠扬乐声,
"金缕词歌水调声":《金缕词》配合《水调》的曲调歌唱。
"饯行诗诉不尽临岐兴":饯行的诗句诉不尽临别时的离愁别绪,
# 临岐:行至歧路,指分别之际。岐:同“歧”。
"唱《阳关》忍泪听":听着《阳关三叠》强忍泪水,
# 《阳关》:亦名《阳关三叠》。即《阳关曲》,琴曲。
"笑谈间席上风生":宴席间笑谈风生,转眼却要分别。
"杨柳堤边怨":杨柳堤岸充满离愁别怨,
"河梁别后情":在河桥分别后的情意,
"再和谁步月闲行":今后还能与谁月下漫步同行?
"贺文卿觱篥":贺文卿演奏觱篥
# 觱篥:亦作“竿薬”。又名“笳管”。簧管乐器。以竹为管,上开八孔,管口插有芦制的哨子。为隋唐燕乐及唐、宋教坊音乐的重要乐器。
"薛阳霜夜楚江秋":薛阳的霜夜,楚江的秋色,
"太乙西风莲叶舟":太乙宫前西风吹拂着莲叶轻舟。
# 太乙西风莲叶舟:太乙莲舟,旧时祭祀太乙神所用的莲舟。
"贺郎近日都参透":贺文卿近日已参透音乐真谛,
"占中原第一流":其觱篥技艺称雄中原第一流,
"尽压绝前代箜篌":超越前代所有箜篌演奏者。
# 箜篌:亦作“空侯”“坎侯”。古拨弦乐器。有竖式、卧式两种。
"起赤壁矶边恨":他的乐声能唤起赤壁矶边的怀古之恨,
# 赤壁:在今湖北武汉市西南赤矶山。
"感铜驼陌上愁":引发铜驼巷陌的沧桑之愁,
# 感铜驼陌上愁:此指愁于仕途。
"名满皇州":声名传遍京城。
"燕山话别":在燕山脚下告别时的谈话
# 燕山:山名。在今河北省东北部。
"满斟芳醑别长亭":在长亭中斟满美酒送别,
# 芳醑:美酒。
"相送王孙出上京":送友人离开京城。
# 上京:这里指元代上都,即开平。忽必烈即帝位于此。在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北闪电河北岸。
"玉骢且莫敲金镫":请暂且不要让玉骢马的金镫作响,
# 玉骢:骏马。骢:青白色的马。
"听阳关第四声":再听一曲《阳关》第四声,
"临岐执手论情":临别时执手倾诉深情。
"千古思前训":牢记千古以来的先贤教诲,
"一心怀志诚":心怀志向与诚信,
"休担阁半纸功名":不要耽误了求取功名的大事。
# 担阁:同“耽搁”。
"咏竹":歌颂竹子
"贞姿不受雪霜侵":竹子即使受到霜雪的侵袭仍不褪色,
# 贞姿:指竹子常年翠绿永不改变的姿色。
"直节亭亭易见心":总是保持亭亭直节,很容易让人看到它的内心。
# 亭亭:直立的样子。
"渭川风雨清吟枕":渭川的风雨中,竹子沙沙作响如清吟伴枕,
# 渭川:即渭河,古渭河流域以盛产竹子著称。
"花开时有凤寻":传说竹花开时凤凰会来寻觅,
# 花开时有凤寻:传说凤凰喜欢竹子。凤:凤凰。相传为百鸟之王,非练实(竹实)不食。
"文湖州是个知音":宋代善于画竹的文同是竹子的知音。
# 文湖州:北宋画家文同,字与可,晚年被任命为湖州知州,未到任即去世,人们尊称他为文湖州。他胸有成竹,擅长画竹。
"春日临风醉":春日里竹影随风摇曳如醉,
"秋宵对月吟":秋夜中对月轻吟,
"舞闲阶碎影筛金":从竹子枝叶间投射下来的月光如同细碎的金子闪闪发光。
# 碎影筛金:月光从竹子枝叶间照射下来,闪闪发亮。
"赠刘圣奴搊筝":送给刘圣奴一首关于弹奏古筝的曲子
"蛾眉扫黛鬓堆蝉":她描着蛾眉,鬓发如蝉翼堆叠,
"凤髻盘鸦脸衬莲":凤髻高耸如鸦羽,脸庞衬着莲花般的红晕。
"粉香初拭银筝面":她用带着粉香的手擦拭银筝表面,
"把鸾胶整旧弦":用鸾胶修补旧弦,
"玳筵前两件儿依然":在华美的筵席前,人与筝依旧风姿不减。
"崔怀宝酬了心愿":她如崔怀宝般得偿所愿,
"薛琼琼得了赦免":如薛琼琼般逢凶化吉,
"旧风流尚在樽前":往日的风雅才情仍在筵席前展露。
1. 写作手法
夸张:“一天云暗玉楼台,万顷光摇银世界,卷帘初见栏干外”三句,以夸张手法勾勒出雪夜的壮阔景象。“一天云暗”将天空的昏暗拓展至整个天地,极写雪前云层的厚重广阔;“万顷光摇银世界”以“万顷”的庞大数量词,夸张地展现雪后大地被白雪覆盖的无垠范围,“银世界”的比喻更凸显雪色的皎洁明亮,仿佛天地间尽是银色光芒在摇曳,营造出气势恢宏的意境。用典:“孙康朱颜变,袁安绿鬓改,看青山一夜头白”,化用“孙康映雪”“袁安困雪”典故,以孙康雪夜苦读的勤学坚守、袁安困雪不扰人的操守自守为主要,借“朱颜变”“绿鬓改”的手法,将原典中雪夜严寒的背景与坚守的精神,转化为细节,既用典故快速描写了“冻守”情境,再以“青山一夜头白”的自然之景与之呼应,既呼应了“冻守书斋”的情境,又写出了画面生动的细节。比喻:“贞姿不受雪霜侵,直节亭亭易见心”两句,紧扣竹子的特性展开描写。“贞姿不受雪霜侵”,以“不受”强调竹子耐寒的品性,突出其在风霜侵袭下依然保持本色的坚韧,暗喻人在世俗苦难中坚守操守、不被外界侵蚀的品格;“直节亭亭易见心”则聚焦竹子的“直节”,“亭亭”描绘其挺拔的姿态,“易见心”将竹子的外在形态与内在品性相联系,既写出竹之“节”的正直,又喻指人之“节”的坦荡磊落。
2. 分段赏析
雪夜:开篇“一天云暗玉楼台,万顷光摇银世界”以夸张笔触勾勒出大雪铺天盖地、天地皆白的壮丽雪景,营造出清冷、静谧的氛围。“卷帘初见阑干外,似梅花满树开”将雪树误作梅树,增添了几分诗意与惊喜。后以“孙康朱颜变,袁安绿鬓改,看青山一夜头白”用孙康映雪读书、袁安卧雪守志的典故,既体现文人寒夜苦读、坚守节操的精神,又借青山白头的自然景象,暗喻岁月流逝、时光易老的感慨。别情:“紫鸾箫吹彻凤凰鸣,金缕词歌水调声”描绘饯行宴会上音乐美妙,渲染热闹氛围。“饯行诗诉不尽临岐兴,唱《阳关》忍泪听”笔锋一转,点明离别主题,强忍泪水听《阳关三叠》,尽显不舍。“杨柳堤边怨,河梁别后情,再和谁步月闲行”通过“杨柳”“河梁”等离别意象,直抒胸臆,表达出与友人分别后无人相伴的孤寂与哀怨。贺文卿觱篥:“薛阳霜夜楚江秋,太乙西风莲叶舟”开篇营造出萧瑟、清冷的意境,奠定曲作基调。“贺郎近日都参透,占中原第一流,尽压绝前代箜篌”高度赞扬贺文卿演奏觱篥的高超技艺,称其为当世一流,超越前代乐器。“起赤壁矶边恨,感铜驼陌上愁”借赤壁怀古、铜驼荆棘的典故,抒发对历史兴衰、世事沧桑的感慨,使音乐境界得到升华。燕山话别:“满斟芳醑别长亭,相送王孙出上京”描绘在长亭设宴,送别友人离开京城的场景。“玉骢且莫敲金镫,听阳关第四声,临岐执手论情”通过“玉骢”“阳关”等意象,以及执手相谈的细节,细腻展现出离别时的不舍与深情叮嘱。“千古思前训,一心怀志诚,休担阁半纸功名”则是临别赠言,劝友人铭记古训,心怀志诚,不要耽误求取功名,表达对友人的殷切期望。咏竹:“贞姿不受雪霜侵,直节亭亭易见心”以拟人化手法,直接赞美竹子坚贞不屈、正直有节的品质。“渭川风雨清吟枕,花开时有凤寻,文湖州是个知音”引用典故,从竹子生长环境、传说以及文人雅士对其的喜爱,侧面烘托竹子高雅、珍贵。“春日临风醉,秋宵对月吟,舞闲阶碎影筛金”描绘竹子在不同时节的优美姿态,展现竹子与自然和谐相融之美,也寄托文人对高洁品性的追求。赠刘圣奴搊筝:“蛾眉扫黛鬓堆蝉,凤髻盘鸦脸衬莲”先刻画刘圣奴美丽的外貌。“粉香初拭银筝面,把鸾胶整旧弦,玳筵前两件儿依然”描述她擦拭筝面、调整琴弦的动作,展现其演奏前的准备,暗示技艺娴熟。“崔怀宝酬了心愿,薛琼琼得了赦免,旧风流尚在樽前”用崔怀宝、薛琼琼的故事,暗示刘圣奴有类似传奇经历,且在筵席上依旧展现着往日的风采与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