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iàn
殿
qián
huān
·
·
lǎn
yún

朝代:元作者:阿里西瑛浏览量:3
lǎn
yún
xǐng
shí
shī
jiǔ
zuì
shí
yáo
qín
pāo
shū
mèng
nán
qīng
xián
jìn
kuài
huó
yuè
cuān
suō
guò
guì
huā
kāi
luò
qīng
chūn
lǎn
yún
xǐng
shí
shī
jiǔ
zuì
shí
yáo
qín
pāo
shū
jìn
tuó
xiǎng
rén
shēng
dài
guì
huā
kāi
luò
yuè
cuān
suō
guò
xiào
xiào
lǎn
yún
zhì
dài
lǎn
yún
jìn
suō
xiǎng
rén
shēng
dài
guì
gāo
xiē
sōng
xiē
xiào
xiào

译文

居住在懒云窝,清醒的时候吟诗饮酒酒醉时慷慨高歌。不理瑶琴抛下书本高卧,悠闲酣睡连梦都不做。得清闲时就快快活活,时间像穿梭一样瞬息即逝,富贵不过像花儿一样自开自落。青春一去不再回,为何不及时享乐?居住在懒云窝,清醒的时候吟诗饮酒酒醉时慷慨高歌。连瑶琴也懒得弹,书也抛在一边,高枕无忧,整日把岁月消磨。想人生又怎么样?富贵不过像花儿一样自开自落,时间像穿梭一样瞬息即逝。世人呵呵笑我,我也一笑呵呵。居住在懒云窝,客人到了又如何?我依然在懒云窝里和衣而卧,只求自在舒展快活。想人一生又能怎么样?再贵能比我高多少,再富又能比我阔几多?世人讥笑我懒散颓唐,我却嘲笑世人为名利劳碌奔波。

逐句剖析

"懒云窝":居住在懒云窝,

# 懒云窝:阿里西瑛所居住的书斋,在吴城(今江苏苏州)东北隅。

"醒时诗酒醉时歌":清醒的时候吟诗饮酒酒醉时慷慨高歌。

"瑶琴不理抛书卧":不理瑶琴抛下书本高卧,

# 理:弹弄。,瑶琴:镶嵌着美玉的琴。泛指精美乐器。

"无梦南柯":悠闲酣睡连梦都不做。

# 无梦南柯:意为不做荣华富贵梦。南柯,用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事。

"得清闲尽快活":得清闲时就快快活活,

"日月似撺梭过":时间像穿梭一样瞬息即逝,

# 撺梭:穿梭。

"富贵比花开落":富贵不过像花儿一样自开自落。

"青春去也":青春一去不再回,

"不乐如何":为何不及时享乐?

"懒云窝":居住在懒云窝,

"醒时诗酒醉时歌":清醒的时候吟诗饮酒酒醉时慷慨高歌。

"瑶琴不理抛书卧":连瑶琴也懒得弹,书也抛在一边,

"尽自磨陀":高枕无忧,整日把岁月消磨。

# 磨陀:逍遥自在的样子。元人口语。

"想人生待则么":想人生又怎么样?

# 待则么:更待何求。则么,即怎么,元人口语。

"富贵比花开落":富贵不过像花儿一样自开自落,

"日月似撺梭过":时间像穿梭一样瞬息即逝。

"呵呵笑我":世人呵呵笑我,

# 呵呵:此状笑声。

"我笑呵呵":我也一笑呵呵。

"懒云窝":居住在懒云窝,

"客至待如何":客人到了又如何?

"懒云窝里和衣卧":我依然在懒云窝里和衣而卧,

"尽自婆娑":只求自在舒展快活。

# 婆娑:盘桓,逍遥,自由。

"想人生待则么":想人一生又能怎么样?

"贵比我高些个":再贵能比我高多少,

# 些个:即一点儿。

"富比我松些个":再富又能比我阔几多?

"呵呵笑我":世人讥笑我懒散颓唐,

"我笑呵呵":我却嘲笑世人为名利劳碌奔波。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殿前欢·懒云窝》是元代散曲作家阿里西瑛创作的组曲。这组作品生动描绘了作者于“懒云窝”中的生活图景:醒时饮酒赋诗,醉后击节高歌,远离丝竹与书卷,以独特随性的方式招待客人。主人公这般极端懒散、放纵任性的行为,实则深刻反映出蔑视功名利禄、追求人性自由的精神内核。写作上,组曲结构严谨、浑然一体,形式自由奔放,抒情酣畅淋漓;语言俏皮通俗,质朴中尽显真性情,读来一气呵成。从分段来看,每首小令围绕“懒云窝”生活展开,层层递进地展现作者的生活态度与精神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据作者自序“西瑛有居号懒云窝,以殿前欢调歌此以自述”可知,《殿前欢・懒云窝》组曲是阿里西瑛对自身“懒云窝”生活的真实写照。“懒云窝”这一雅号,追根溯源,脱胎于北宋邵雍的“安乐窝”。邵雍以耕稼自给,安贫乐道,故而将居所命名为“安乐窝”,并借此传递淡泊自适的生活态度。 然而,阿里西瑛的“懒云窝”虽承袭其名,却因时代变迁被赋予了全新内涵。元代时期,政治环境黑暗,士人晋升无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老庄思想成为众多文人的精神寄托,遁世避俗也成为散曲创作的主流情调,这在整个中国诗歌发展历程中堪称独特现象。尽管阿里西瑛身为回回人,属于色目人阶层,但他在作品中流露出的对功名利禄的厌弃、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却引发了当时诸多曲家的强烈共鸣,引得众人纷纷唱和。从这组散曲中,不仅能窥见元代文人的普遍心境,更可感受到西域人士对汉文化深入骨髓的接受与融合。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组元代的散曲。体裁为曲,主题围绕隐逸、闲适和人生感悟展开。曲中以“懒云窝”为核心意象,描绘了作者在其中的闲适生活。强调在懒云窝里醒时诗酒醉时歌,不理瑶琴、抛开书本,享受清闲时光,认为日月飞逝、富贵如花开花落,青春易逝,应及时行乐,进一步阐述在懒云窝里面对客人来访的态度,依然保持悠闲自在,同时思考人生应如何度过,对富贵名利表现出淡泊的态度,体现出作者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2. 写作手法

对比:“富贵比花开落,日月似撺梭过”,将富贵的短暂无常与日月流逝的快速进行对比,突出富贵的虚幻和时间的宝贵,从而强调珍惜当下清闲生活的重要性。反复:“懒云窝”在每首小令开头反复出现,强调了作者生活的特定环境,强化了这种闲适生活场景在读者心中的印象。用典:“客至从教斟绿蚁”一句,“绿蚁”是古典诗词中对酒的代称(源自酒液表面浮起的绿色泡沫,如白居易“绿蚁新醅酒”),此处借用这一经典意象,既简洁点出饮酒场景,又借传统酒文化符号烘托闲适氛围,暗含对古人“把酒言欢”隐逸生活的追慕。比喻:“日月似撺梭过,富贵比花开落”。作者将“日月”比作“撺梭”,形象地表现了时光流逝的迅速,如同梭子在织布机上来回穿梭一般快速。同时,把“富贵”比作“花开落”,寓意富贵如同花朵开放与凋零一样,短暂而无常。这两个比喻生动地传达了作者对时光易逝和富贵虚幻的感慨,以及追求清闲自在生活的态度。

3. 分段赏析

三首小令皆以“懒云窝”开篇点题。第一首小令“懒云窝,醒时诗酒醉时歌”,开篇点明地点“懒云窝”,相较于传统文人惯用的“某某斋”“某某室”等典雅斋号,“懒云窝”之名质朴鲜活,充满生活气息,恰似信手拈来,既透着一股率真可爱,又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作者洒脱不羁的个性,以及对逍遥自在生活的热烈向往。在“懒云窝”这片精神净土中,作者构建起独属于自己的生活范式:清醒时,以诗佐酒,浅斟低吟;微醺后,击节高歌,肆意抒怀,如此往复,编织成日复一日的生活图景。“瑶琴不理抛书卧,无梦南柯”,自古以来,酒常是文人消解愁绪的寄托,曹操一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道尽无奈,阿里西瑛沉溺酒诗之境,何尝不是对现实中追名逐利之风的无声反抗?他抚琴而不循章法,抛书而卧,直言“无梦南柯”,这般行径,将对功名利禄的不屑表露无遗。他看透尘世繁华不过虚妄,不愿如《南柯太守传》中的淳于棼,在虚幻的荣华里虚度光阴。道家以“南柯一梦”喻人生无常,作者深以为然,毅然挣脱世俗枷锁,只求在这一方小天地中,安享闲适。“得清闲尽快活,日月似撺梭过,富贵比花开落”,作者更以精妙比喻,将日月更迭比作飞梭,转瞬即逝;把富贵荣华喻为花开花落,刹那凋零。在他眼中,青春稍纵即逝,人生苦短,与其困于名利的囚笼,不如抛开一切累赘,于“懒云窝”中随性而活,珍惜当下,拥抱纯粹的快乐与自由。“青春去也,不乐如何?”以反问句结尾,强调青春易逝,更应享受当下的快乐,强化了主题。第二首小令开篇二句,与首曲起唱如出一辙,借重复之笔巧妙营造出沉醉诗酒、流连忘返的意境,仿佛将读者引入作者那悠游闲适的生活循环之中。“瑶琴不理抛书卧,尽自磨陀”,寥寥数语,勾勒出作者慵懒惬意的生活姿态——懒抚瑶琴,倦览书卷,只管随性度日,逍遥自在地消磨时光,尽显超然物外的洒脱。“想人生待则么?”通过设问引发对人生的思考,“富贵比花开落,日月似撺梭过”二句,虽与前首同位句文字相同,却以颠倒之序,为曲作增添了回环往复、跌宕生姿的韵味。在作者眼中,世间富贵荣华不过如春花般转瞬即逝,而日月流转却似飞梭般迅疾。这一感慨,既是对人生短暂的喟叹,更是对追名逐利之态的嘲讽。“呵呵笑我,我笑呵呵”短短八字,生动展现出作者与世俗之间的微妙互动。世人笑其懒散颓唐,而作者却以同样的笑声回应,这笑中满含对世人汲汲于荣华富贵的不屑与调侃。细品此句,更暗含深意:在这人生长河中,究竟谁能在最后笑到最好,答案不言而喻。相较于第一首,第二首曲作在重言叠句的基础上,“磨陀”二字与“呵呵”二句尤为值得玩味。“磨陀”二字,既彰显出作者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更暗含对时光的珍视与对人生的深刻体悟;而“呵呵”二句,则以俏皮洒脱之语,将作者对世俗的轻蔑展露无遗,使整首曲子在率性之中更具风骨。第三首小令依旧以“懒云窝”起笔,“懒云窝,客至待如何?懒云窝里和衣卧,尽自婆娑。”另辟蹊径,转而描绘作者别具一格的待客之道。不同于前两首着重刻画自我生活的悠然闲适,此曲将笔触延伸至人际交往,以客人到访时的场景,将作者随性洒脱的性情展现得更为极致。当有客来访,作者并未因之改变惯常的生活节奏,依旧身着常服随性而卧,沉浸于自我的精神世界,丝毫不受外界干扰。这般看似失礼的举动,实则源于他对人生的深刻体悟:“想人生待则么?贵比我高些个,富比我松些个。”在作者看来,人生在世,理应秉持荣辱不惊、贫贱不移的态度。那些身份高贵之人,即便风光一时,一旦失去权势,便与常人无异;富甲一方者虽生活奢靡,可钱财终有散尽之日,届时亦难享富足。作者深知,或许这些权贵富豪会嘲笑自己胸无大志、不求上进,但他亦以冷眼回敬,讥讽对方看不破功名利禄等身外之物,终日为其所累,徒增烦恼。这种超然物外的心境与豁达不羁的态度,在对客场景的描绘中,被诠释得淋漓尽致,将“懒云窝”主人的精神境界推向了新的高度。

4. 作品点评

这组曲子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作者的人生追求与处世之道。在作者看来,功名利禄不过是终将消散的浮云,不如珍惜光阴,尽情享受生活,坚守内心本真,如此人生才算活得精彩。全曲语言俏皮浅显,一气呵成,质朴中流露着真性情,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更引人深思,耐人咀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这是一首自述心志的小曲,表现了作者流连诗酒、沉迷醉乡的快乐心境和对功名富贵的鄙弃。直抒胸臆,朴素自然。此曲在当时颇负盛名,贯云石、乔吉、卫立中、吴西逸等皆有和曲。

不详四川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邓元煊《元曲:彩图版》

# 作者在这三首小令中是以一种悠闲酒脱、放诞不羁的面目出现的,不过,在“醒时诗酒醉时歌”“得清闲尽快活”等看似悠闲自在的那一面,便是仕途间阻而无路可走的悲愤;在“瑶琴不理抛书卧”“懒云窝里和衣卧”等看似放诞不羁的那面,便是对有志难展的一种抗议;在“呵呵笑我,我笑呵呵”这看似无可奈何而又一无顾及的那一面,便是一副傲岸的风骨和鄙弃世俗的目光。诸如这类散曲仿佛是历史的荧光屏,不但从中映照出了一个不幸时代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同时也反射着当时社会的部分折光。这三首小令的语言均质朴无华,仿佛信笔写来而一无锤炼,这种简淡闲放的特征正体现着元代文人普遍的审美趣尚。

不详四川师范大学教授赵义山《元曲大辞典》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善住《忆王孙 咏柳》

下一篇:元·邵亨贞《长亭怨慢 杨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