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朔风吹地动":昨天夜里北风呼啸,吹得大地都在震动,
"起看长剑雪花明":起身去看,长长的剑上雪花晶莹闪亮。
"读书空堕英雄泪":读书却只能白白地落下英雄的热泪,
"得酒时浇磊块情":得到酒的时候就用来浇灭心中郁结的愁闷之情。
"相见抵须言客况":朋友相见根本不需要说各自客居他乡的情况,
"论交殊不愧前盟":谈论交情,一点也不愧对以前的盟誓。
"汉家四海承平久":汉朝时天下太平已经很久了,
"何必区区论贾生":又何必斤斤计较地谈论贾谊呢。
元代著名画家、诗人
王冕(1287~1359),元代画家、诗人。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梅花屋主等,诸暨(今属浙江)人。出身农家,幼年牧牛,后从韩性学,试进士不第。后归隐九里山,靠卖画为生。其工墨梅,所作墨梅,花密枝繁,生意盎然,劲健有力;偶用胭脂作没骨梅。其诗风格豪迈刚健,不受常规格式的束缚。他还兼擅竹石,长于刻印。存世画迹有《南枝春早图》《墨梅图》等。著有《竹斋诗集》。
1. 分段赏析
首联“昨夜朔风吹地动,起看长剑雪花明”,这两句诗中“昨夜”明确了时间,“朔风”指北方吹来的寒风,寒冷且强劲,“吹地动”生动地描绘出北风的猛烈程度,仿佛要把大地吹动,渲染出一种寒冷、动荡且具有压迫感的氛围。“起看”这一动作承接上句,诗人在这样恶劣的夜晚无法入眠,起身查看,“长剑”在古代常象征着志向、抱负和武力,“雪花明”描绘出长剑上落满雪花,在夜色中闪烁着寒光,既表现出环境的寒冷,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不平静,可能暗示着诗人怀揣着壮志却无法施展的愤懑。颔联“读书空堕英雄泪,得酒时浇磊块情”,这两句诗中“读书”是诗人日常的精神活动,“空堕”强调了读书的结果只是徒然地落下眼泪,“英雄泪”体现出诗人有着远大的抱负和理想,渴望像英雄一样有所作为,但却无法实现,只能通过读书来抒发内心的愤懑和无奈。“得酒”说明诗人在心情烦闷时会借酒消愁,“磊块情”指心中郁结的愁闷之情,如同石头堆积在心中一样难以排解,“浇磊块情”形象地表达了诗人试图用酒来缓解内心的痛苦。颈联“相见抵须言客况,论交殊不愧前盟”,这两句诗中“相见”点明了诗人与友人相会的情景,“抵须”表示根本不需要,“言客况”即诉说各自客居他乡的情况。此句强调了朋友之间真挚的情谊,即使身处困境、客居他乡,也无需过多诉说彼此的艰辛。“论交”指谈论交情,“殊不愧”表示一点也不愧对,“前盟”指以前的盟誓,说明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交情经得起时间和困难的考验,彼此坚守着当初的承诺。尾联“汉家四海承平久,何必区区论贾生”,这两句诗中“汉家”在这里可能是一种借古喻今的说法,代表当时的社会,“四海承平久”表示天下太平已经很久了。表面上看是在描述社会的太平景象,但实际上可能蕴含着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思考。“何必区区论贾生”,“何必”表示不需要,“区区”有斤斤计较的意思,“贾生”指贾谊,他是西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但却怀才不遇。此句借贾谊自比,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认为在当下社会,像自己这样有才华的人却无法得到重用,又何必去计较一些琐碎的事情呢。
上一篇:元·王哲《得道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