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uì
yǒu

朝代:元作者:王冕浏览量:3
zuó
shuò
fēng
chuī
dòng
kàn
cháng
jiàn
xuě
huā
míng
shū
kōng
duò
yīng
xióng
lèi
jiǔ
shí
jiāo
lěi
kuài
qíng
xiāng
jiàn
yán
kuàng
lùn
jiāo
shū
kuì
qián
méng
hàn
jiā
hǎi
chéng
píng
jiǔ
lùn
jiǎ
shēng

译文

昨天夜里北风呼啸,吹得大地都在震动,起身去看,长长的剑上雪花晶莹闪亮。读书却只能白白地落下英雄的热泪,得到酒的时候就用来浇灭心中郁结的愁闷之情。朋友相见根本不需要说各自客居他乡的情况,谈论交情,一点也不愧对以前的盟誓。汉朝时天下太平已经很久了,又何必斤斤计较地谈论贾谊呢。

逐句剖析

"昨夜朔风吹地动":昨天夜里北风呼啸,吹得大地都在震动,

"起看长剑雪花明":起身去看,长长的剑上雪花晶莹闪亮。

"读书空堕英雄泪":读书却只能白白地落下英雄的热泪,

"得酒时浇磊块情":得到酒的时候就用来浇灭心中郁结的愁闷之情。

"相见抵须言客况":朋友相见根本不需要说各自客居他乡的情况,

"论交殊不愧前盟":谈论交情,一点也不愧对以前的盟誓。

"汉家四海承平久":汉朝时天下太平已经很久了,

"何必区区论贾生":又何必斤斤计较地谈论贾谊呢。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会友》是元代诗人王冕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围绕诗人与友人相会的情景展开。首联描绘了昨夜北风呼啸、雪花纷飞的寒冷夜晚,诗人起身看到长剑上雪花闪亮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颔联表达了诗人读书时的感慨和借酒消愁的心境,反映出他内心的愤懑和无奈。颈联则强调了朋友相见时无需诉说客居的艰辛,彼此的交情经得起考验,体现了友情的真挚。尾联表达了对当下社会的一种看法,也流露出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友情的珍视,又有对自身境遇的感慨和对社会的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元代著名画家、诗人

王冕(1287~1359),元代画家、诗人。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梅花屋主等,诸暨(今属浙江)人。出身农家,幼年牧牛,后从韩性学,试进士不第。后归隐九里山,靠卖画为生。其工墨梅,所作墨梅,花密枝繁,生意盎然,劲健有力;偶用胭脂作没骨梅。其诗风格豪迈刚健,不受常规格式的束缚。他还兼擅竹石,长于刻印。存世画迹有《南枝春早图》《墨梅图》等。著有《竹斋诗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昨夜朔风吹地动,起看长剑雪花明”,这两句诗中“昨夜”明确了时间,“朔风”指北方吹来的寒风,寒冷且强劲,“吹地动”生动地描绘出北风的猛烈程度,仿佛要把大地吹动,渲染出一种寒冷、动荡且具有压迫感的氛围。“起看”这一动作承接上句,诗人在这样恶劣的夜晚无法入眠,起身查看,“长剑”在古代常象征着志向、抱负和武力,“雪花明”描绘出长剑上落满雪花,在夜色中闪烁着寒光,既表现出环境的寒冷,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不平静,可能暗示着诗人怀揣着壮志却无法施展的愤懑。颔联“读书空堕英雄泪,得酒时浇磊块情”,这两句诗中“读书”是诗人日常的精神活动,“空堕”强调了读书的结果只是徒然地落下眼泪,“英雄泪”体现出诗人有着远大的抱负和理想,渴望像英雄一样有所作为,但却无法实现,只能通过读书来抒发内心的愤懑和无奈。“得酒”说明诗人在心情烦闷时会借酒消愁,“磊块情”指心中郁结的愁闷之情,如同石头堆积在心中一样难以排解,“浇磊块情”形象地表达了诗人试图用酒来缓解内心的痛苦。颈联“相见抵须言客况,论交殊不愧前盟”,这两句诗中“相见”点明了诗人与友人相会的情景,“抵须”表示根本不需要,“言客况”即诉说各自客居他乡的情况。此句强调了朋友之间真挚的情谊,即使身处困境、客居他乡,也无需过多诉说彼此的艰辛。“论交”指谈论交情,“殊不愧”表示一点也不愧对,“前盟”指以前的盟誓,说明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交情经得起时间和困难的考验,彼此坚守着当初的承诺。尾联“汉家四海承平久,何必区区论贾生”,这两句诗中“汉家”在这里可能是一种借古喻今的说法,代表当时的社会,“四海承平久”表示天下太平已经很久了。表面上看是在描述社会的太平景象,但实际上可能蕴含着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思考。“何必区区论贾生”,“何必”表示不需要,“区区”有斤斤计较的意思,“贾生”指贾谊,他是西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但却怀才不遇。此句借贾谊自比,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认为在当下社会,像自己这样有才华的人却无法得到重用,又何必去计较一些琐碎的事情呢。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王哲《得道阳》

下一篇:元·王哲《卜算子 寻知友前后带喝马一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