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乐丰年":丰收的年景里,
"击壤西东":农人欢乐地敲着土块嬉戏,东西各处,
# 壤:一作坏。
"千仓腐红":粮仓里的粮食多得都腐烂发红了。
"正火剂漫山":此时,漫山遍野的火把,
"丹青炫转":像色彩绚丽的丹青般闪耀转动,
"朱华冒水":水面上盛开的荷花,
"云锦缤纷":如锦绣般绚烂多彩。
"钟秀燕山":燕山凝聚着灵秀之气,
"分付壶峤":你在壶峤之地执掌符节,
"郁郁葱葱初度辰":正值生机勃勃的生辰之时。
"人争道":人们都称道,
"卿云甘露":这是祥瑞的卿云与甘露,
"毓瑞储精":孕育着吉祥,积聚着精华。
"公余玉尘纶巾":公务之余,你手持玉麈,头戴纶巾。
"远赛过、唐贤几辈行":气度远超唐代贤才中的许多人。
"看笔军扫阵":看你挥笔如军队扫过战阵般挥洒自如,
"羊欣给役":连羊欣那样的书法家都愿为你效力,
"诗工缀锦":诗作精巧如织锦,
"王翰求邻":王翰那样的诗人也想与你为邻。
"咀嚼群经":你钻研各种经书,
"搜罗百史":搜集诸多史书,
"办下功夫日日新":每天都下功夫学习新知识。
"东泉水":东泉水,
"愿永沾学海":愿永远滋养你这片学海,
"混混涯津":让学问像水流一样浩瀚无边。
1. 分段赏析
上阕“农乐丰年,击壤西东,千仓腐红”,以直白的语言描绘出丰收之年的景象。“农乐”点明农人喜悦的心情,“击壤”这一动作展现出人们因丰收而欢欣鼓舞、相互庆贺的状态,“千仓腐红”则用夸张的手法写出粮食堆积如山、多得甚至有些变质,凸显丰收的丰盛,字里行间充满对丰收的赞美。“正火剂漫山,丹青炫转,朱华冒水,云锦缤纷”,进一步铺陈景物。“火剂漫山”“丹青炫转”描绘山间色彩绚烂,如同丹青画作般变幻多姿;“朱华冒水”“云锦缤纷”则写水面上红色的花朵绽放,如锦绣般绚丽多彩。这些词句运用比喻的手法,将自然景色的艳丽生动展现出来,营造出一派生机勃勃、色彩斑斓的画面,呼应了丰收的喜悦氛围。“钟秀燕山,分付壶峤,郁郁葱葱初度辰”,转向对地域和时节的描绘。“钟秀燕山”写出燕山汇聚了天地间的灵秀之气,“分付壶峤”似将这份灵秀赋予仙境般的壶峤,“郁郁葱葱初度辰”则以草木繁茂的景象点明这是一个充满生机的美好时刻,暗含对此地灵秀与美好时节的赞叹。“人争道,卿云甘露,毓瑞储精”,引用“卿云”“甘露”的典故。“卿云”在《史记・天官书》中有“若烟非烟,若云非云,纷纷,萧瑟轮,是谓卿云”的记载,象征祥瑞;“甘露”也常被视为吉祥的征兆。这里借人们争相称道的祥瑞景象,烘托出当时环境的吉祥美好,为下文对人物的赞美做铺垫。下阕“公余玉尘纶巾。远赛过唐贤辈行人”,刻画人物形象。“玉尘纶巾”描绘出人物在公务之余手持玉尘、头戴纶巾的儒雅姿态,“远赛过唐贤辈行人”则直接将其与唐代贤才相比,突出其才华与风度远超前人,表达了对人物的高度推崇。“看笔军扫阵,羊欣给役,诗工缀锦,王翰求邻”,运用典故和比喻展现人物才华。“羊欣”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翰”以诗作闻名,这里借这两位古人的典故,分别写出人物在书法上笔势如军队扫阵般遒劲有力,在诗歌创作上如锦绣般精妙,连王翰这样的诗人都愿与之相邻,侧面烘托出其卓越的文学与艺术才华。“咀嚼群经,搜罗百史,办下功夫日日新”,描写人物的治学态度。“咀嚼群经”“搜罗百史”体现出其广泛研读经典史籍,深入钻研的精神,“办下功夫日日新”则写出其治学勤奋,不断有新的收获与进步,展现出人物深厚的学识修养和不懈的求知精神。“东泉水,愿永沾学海,混混涯津”,以“东泉水”作喻,表达美好的祝愿。希望如同东泉水般,能永远滋养这片学海,让学问如水流般绵延不绝、无穷无尽,既体现出对学问传承的期盼,也暗含对所赞之人能在学海之中不断精进、惠及他人的美好祝愿,升华了全词的主题。
下一篇:元·马钰《满庭芳 夜叉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