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ǎo
chūn
wàng

朝代:明作者:张祥鸢浏览量:3
xīn
shuǐ
yáo
lín
shōu
fēi
chái
mén
kān
xiǎo
shā
niǎo
fēi
rùn
méi
huā
zǎo
guān
xiū
bīn
suǒ
xīn
yuán
jìn
yuè
huī
huī

译文

新涨起来的春水淹没了渔人停船靠岸的石矶,远处树林中的晚霞余晖渐渐消散。我可以站在简陋的柴门前稍作停留,沙滩上的鸟儿独自在空中飞翔。因为腊月有闰月,所以梅花早早地就开放了,我已经辞官闲居,前来拜访的宾客很少。我所高兴的是元宵佳节即将来临,到那时夜晚如同白昼,月光皎洁明亮。

逐句剖析

"新水没渔矶":新涨起来的春水淹没了渔人停船靠岸的石矶,

"遥林收夕霏":远处树林中的晚霞余晖渐渐消散。

"柴门堪小立":我可以站在简陋的柴门前稍作停留,

"沙鸟自孤飞":沙滩上的鸟儿独自在空中飞翔。

"腊闰梅花早":因为腊月有闰月,所以梅花早早地就开放了,

"官休宾客稀":我已经辞官闲居,前来拜访的宾客很少。

"所欣元夕近":我所高兴的是元宵佳节即将来临,

"不夜月辉辉":到那时夜晚如同白昼,月光皎洁明亮。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早春野望》是明代诗人张祥鸢创作的五言律诗。此诗上片(首联和颔联)描绘早春之景,新水没过渔矶,遥林夕照消散,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朦胧的氛围;沙鸟孤飞于柴门之前,动静结合,更添几分幽远。下片(颈联和尾联)融入生活感悟,腊闰使得梅花早早绽放,因官休而宾客稀少,体现出生活的闲适与宁静。尾联点明诗人对即将到来的元夕满怀期待,不夜的月光更增添了节日的氛围。全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勾勒早春景致,融入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节日的期待,意境悠远,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闲适恬淡的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新水没渔矶”一句是对早春景色的细腻描绘。“新水”点明了时节,刚刚涨起的水流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没渔矶”则生动地展现出春水上涨,逐渐淹没渔人石矶的动态过程。一个“没”字,不仅写出了春水的上涨态势,更让读者仿佛能看到那潺潺的春水缓缓漫过石矶的画面,给人一种清新、灵动之感,为全诗奠定了清新自然的基调,同时也暗示着大自然的复苏和生命的涌动。“遥林收夕霏”承接上句,将视角从近景拉向远方。“遥林”描绘出远处树林的朦胧之景,“收夕霏”则写出了夕阳西下,树林中弥漫的晚霞余晖渐渐消散的情景。“收”字用得极为精妙,赋予了自然景象一种动态的变化感,仿佛是大自然在悄悄地收拾着这一天的绚烂,营造出一种宁静、悠远的氛围,使读者感受到早春傍晚时分特有的静谧与祥和。“柴门堪小立”由写景转入诗人自身的活动。“柴门”点明了诗人的居住环境,质朴而自然。“堪小立”则表现出诗人此时悠然闲适的心境,他静静地站在柴门前,欣赏着眼前的美景,享受着这份宁静与惬意。这一句将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这种田园生活的喜爱和陶醉之情。“沙鸟自孤飞”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沙鸟”即栖息在沙滩或沙洲上的鸟儿,“自孤飞”则强调了鸟儿的孤独飞翔。在这宁静的早春傍晚,一只沙鸟独自在空中飞翔,更增添了几分孤寂的氛围。这一画面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也引发了诗人对生命孤独与自由的思考,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腊闰梅花早”从自然景象过渡到生活细节。“腊闰”指腊月闰月,由于闰月的缘故,使得这个冬天相对较长,而梅花也因此在早春时节就早早地开放了。“梅花早”不仅体现了季节的特点,也暗示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敏感和对自然变化的关注。同时,梅花的高洁品质也寄托了诗人自己的品格和追求。“官休宾客稀”进一步阐述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官休”表明诗人已经辞官闲居,“宾客稀”则说明由于诗人闲居无事,前来拜访的宾客也寥寥无几。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远离官场纷争,过着清静淡泊的生活,体现出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满足和对尘世的超脱。“所欣元夕近,不夜月辉辉”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到来的元夕佳节的期待之情。“所欣”直接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元夕近”点明了时间的临近。“不夜月辉辉”描绘了元夕之夜灯火辉煌、月光皎洁的热闹景象,让人感受到节日的欢乐氛围。这两句诗在全诗的结尾处,将诗人的情感推向了高潮,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明·汪广洋《画虎》

下一篇:明·唐寅《咏怀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