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上龙首山":早晨登上龙首山,
"徘徊望咸京":徘徊着眺望咸京。
"交衢错万井":大道交错纵横,像棋盘格子一样遍布城中,
"甲第连公卿":高大的府邸连接着公卿权贵之家。
"鞍马相照曜":骑马的侍从们相互辉映,
"冠盖如云行":达官贵人的车马如云般行进。
"扈从金宫归":权贵们跟随皇帝从金碧辉煌的宫殿归来,
"赐酒银瓮盈":赏赐的美酒装满了银质的酒瓮。
"前庭列驺骑":前面的庭院里排列着骑马的侍从,
"后苑罗倾城":后面的园林中美女如云。
"宠极妒心起":权贵们极度受宠后嫉妒之心便产生了,
"欢余骄气生":欢乐之余骄纵之气也滋生了。
"田窦巧相夺":田蚡和窦婴互相争权夺利,
"萧韩互摧倾":萧望之和韩延寿也互相倾轧排挤。
"快意在一时":他们只图一时的快意,
"报复延戈兵":互相报复,最终导致战争爆发。
"范雎掉柔舌":范雎凭借巧妙的言辞,
"穰侯去强嬴":使得穰侯失去了秦国的权势。
"宁知幽燕客":他们哪里知道那些来自幽燕之地的壮士,
"接踵夸雄鸣":一个接一个地发出豪迈的鸣声。
"茫茫前车辙":前人留下的车辙痕迹茫茫一片,
"遗迹犹未平":那些事迹的痕迹还没有消除。
"胡为不自悟":他们为什么不自我醒悟呢,
"坐使忧患并":白白地让自己陷入忧患之中。
"二疏独何人":只有二疏是什么样的人呢,
"千载垂令名":千年来一直流传着他们的好名声?
“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
刘基(1311~1375),元末明初文学家、政治家、书法家。字伯温,号犂眉公,浙江青田(今属文成)人。元末进士,曾任江西高安县丞、江浙儒学副提举、处州总管府判,不久弃官隐居。明朝时应召,拜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后因与左丞相胡惟庸交恶,被胡所谮,赐归乡里。追谥文成。刘基与高启、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他的作品前期多表现人民苦难,抒发报国拯民之志;后期多歌颂承平和叹老伤怀。其诗风格沉郁顿挫,不事绮靡。词作结集为《写情集》,以抒情言志为主,表达济世拯民的情怀。写景状物、摹山范水之作较少。散文成就在明初与宋濂并称,以寓言体散文最为出色,风格古朴浑厚。主要作品有诗《感怀三十一首》,寓言杂文集《郁离子》《卖柑者言》等。著有《覆瓿集》《写情集》《犁眉公集》等,后皆被收入《诚意伯文集》。
1. 分段赏析
前四句:“晨上龙首山,徘徊望咸京。交衢错万井,甲第连公卿。”开篇诗人登上龙首山,眺望咸京,描绘出一幅宏大的城市景象。“交衢错万井”写出城市道路交错、街巷繁多的繁华,“甲第连公卿”则点明权贵们居住的府邸相连,显示出他们的显赫地位,为下文描写权贵的生活做铺垫。中间六句:“鞍马相照曜,冠盖如云行。扈从金宫归,赐酒银瓮盈。前庭列驺骑,后苑罗倾城。”这几句详细描绘权贵们的奢华生活。他们出行时鞍马闪耀、随从众多,如云般行进;从金宫归来,有大量美酒赏赐;府邸前庭有众多侍从,后苑美女如云,尽显其富贵骄奢,为下文他们的腐朽和争斗埋下伏笔。中间六句:“宠极妒心起,欢余骄气生。田窦巧相夺,萧韩互摧倾。快意在一时,报复延戈兵。”描述权贵们在得宠后心态的变化,因嫉妒和骄纵而互相争斗。“田窦”“萧韩”的例子具体说明他们争权夺利、互相倾轧的行为,指出这种争斗只图一时快意,却引发了战争,带来严重后果,批判了他们的贪婪和愚蠢。中间四句:“范雎掉柔舌,穰侯去彊嬴。宁知幽燕客,接踵夸雄鸣。”诗人以范雎使穰侯失势的事例,说明权力斗争的复杂性。同时提到幽燕壮士的豪情,与权贵的腐朽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真正有价值的是像幽燕壮士那样有豪情壮志的人,而不是只知争权夺利的权贵。后四句:“茫茫前车辙,遗迹犹未平。胡为不自悟,坐使忧患并。”诗人感慨前人留下的教训历历在目,但权贵们却不自我醒悟,依然我行我素,最终招来忧患,表达了对权贵们的批判和惋惜。结尾两句:“二疏独何人,千载垂令名?”以二疏的明智之举作结,他们急流勇退,留下千古美名。与前文权贵的腐朽形成强烈反差,诗人借此表达对二疏的赞扬,同时也希望当时的人们能从二疏身上吸取教训,懂得适时退让,避免灾祸。
上一篇:明·王宠《曲岩》
下一篇:明·唐寅《杏林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