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uā
zhāo

朝代:明作者:汤显祖浏览量:3
bǎi
huā
fēng
lèi
nán
xiāo
ǒu
zhú
qíng
guāng
dié
yáo
bàn
chūn
suí
cán
zuì
què
yán
míng
shì
huā
zhāo

译文

百花在风雨中饱受摧残,仿佛饱含着无尽的泪水难以消散,偶然趁着晴朗的阳光,远远地去追逐蝴蝶。一半的春光已经随着残夜消逝,让人如同沉醉在这流逝的时光中,却又说起明天就是花朝节了。

逐句剖析

"百花风雨泪难销":百花在风雨中饱受摧残,仿佛饱含着无尽的泪水难以消散,

"偶逐晴光扑蝶遥":偶然趁着晴朗的阳光,远远地去追逐蝴蝶。

"一半春随残夜醉":一半的春光已经随着残夜消逝,让人如同沉醉在这流逝的时光中,

"却言明日是花朝":却又说起明天就是花朝节了。

# 花朝:花朝节,是指中国百花的生日,简称花朝,也称“花神节”、“百花生日”、“花神生日”、“挑菜节”,汉族传统节日,流行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等地,一般于农历二月初二、二月十二或二月十五、二月二十五举行。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花朝》是明代汤显祖创作的七言绝句。诗中描绘了春季二月风雨交加时,百花盛开却又遭风雨摧残飘零的景象,表达了诗人难言的愁绪。首句以“百花风雨泪难销”的意象,抒发对花朵被风雨摧残的怜惜;次句“偶逐晴光扑蝶遥”展现风雨后人们趁着晴好追逐蝴蝶的欢乐场景,与首句形成对照;第三句“一半春随残夜醉”暗示春光过半、春夜将尽的无奈;末句“却言明日是花朝”点明明日花朝节,暗含对新花绽放的期待。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追逐蝴蝶的悠然,也抒发了对春光易逝的淡淡忧伤,在写景叙事中蕴含复杂情思,表达自然细腻。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明代戏曲作家、诗人,“东方的莎士比亚”

汤显祖(1550~1616),明代戏曲作家、诗人。字义仍,号若士,江西临川人。他出身书香门第,早有才名,曾拒绝首辅张居正延揽,万历进士,历任南京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等职,后因弹劾申时行、不附权贵而被议免官,未再出仕。汤显祖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曾跟从罗汝芳读书,受李贽思想影响,并和僧人达观相友善。在思想上,他崇尚真性情,反对假道学;在戏曲创作上,他主张“言情”,反对拘泥于格律。其作品颂扬人性真情,对封建礼教和当时黑暗政治有所暴露和抨击。明清两代有些戏曲作家模拟其文辞风格,被称为“玉茗堂派”或“临川派”。有传奇作品《紫箫记》《紫钗记》《还魂记》(即《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五种,诗文作品《红泉逸草》《问棘邮草》等,今人辑有《汤显祖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象的七言绝句。描绘了百花在风雨中凋零,诗人在晴日里追逐蝴蝶的场景,体现出诗人在春日里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怀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淡淡惆怅。

2. 分段赏析

首句“百花风雨泪难销”,以风雨中花朵含泪难消的意象,直接表达诗人对春日风雨摧残花朵的怜惜之情,奠定全诗忧伤的基调。次句“偶逐晴光扑蝶遥”,笔锋一转,描绘出风雨过后人们趁着晴好天气追逐蝴蝶的欢乐场景,与首句的哀伤形成对比,展现出生活的不同状态。三句“一半春随残夜醉”,暗示春夜将尽、春光已半,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情绪,在情感上承接首句的怜惜,进一步深化了对春光易逝的感慨。末句“却言明日是花朝”,说明天是花朝节,表达出诗人对新的希望的期待,希望届时能有新的花朵绽放,在淡淡的哀愁中增添了一丝对美好的憧憬。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明·金幼孜《居庸叠翠》

下一篇:明·吴稼竳《花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