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辛夷开":昨天辛夷花刚刚开放,
"今朝辛夷落":今天就凋谢了。
"辛夷花房高刺天":辛夷花的花房高高耸立,仿佛要刺破天空,
"却共芙蓉乱红萼":却又和芙蓉花混在一起,花瓣纷乱地交织着。
"小山桂树犹连卷":小山上的桂树枝条还卷曲着,
"五湖荷花空绰约":五湖之中的荷花徒然有着绰约的姿态。
"连卷绰约宜秋日":桂树的连卷和荷花的绰约适合在秋天展现,
"端居独养征君疾":我独自闲居,只能调养像古代征君一样的疾病。
"高枝朵朵艳木莲":辛夷花高高的枝头上,每一朵都艳丽得如同木莲,
"密叶层层赛卢橘":密密的叶子层层叠叠,仿佛在与卢橘比美。
"山鬼已见驾香车":山鬼已经看见驾着香车而来,
"文人应是梦彩笔":文人应该会在梦中见到彩笔。
"辛夷辛夷何离奇":辛夷花啊辛夷花,为何如此离奇,
"照水偏宜姑射姿":映照在水中的姿态,恰好如同姑射仙子的风姿。
"萧晨东海霞光烂":萧瑟的清晨,东海之上霞光灿烂,
"玄夜西园露气滋":幽深的夜晚,西园之中露气滋生。
"檀心倒卷情无限":辛夷花的花蕊倒卷着,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情思,
"玉面低回力不支":花朵低垂着,似乎有些力不从心。
"见说东都便露坐":听说在东都,人们常常露天而坐,
"惟应御史沄风吹":只有御史大人,被如云的风轻轻吹拂。
"此花爱逐东风暖":这种花喜爱追逐东风带来的温暖,
"故人逸韵嵇中散":就像古代的故人嵇康有着超逸的韵味。
"山阳闻有合欢斋":听说在山阳有合欢斋,
"石湖亦筑辛夷馆":石湖也修建了辛夷馆。
"袅袅岩栊碧树圆":袅袅的岩壁上,碧绿的树木圆润可爱,
"纷纷涧户香花满":纷纷扬扬的山涧门户前,香气扑鼻的花朵开得满满当当。
"坞里王孙旧路长":山谷里的王孙贵族,旧日的道路漫长,
"卷中裴迪新诗短":书卷中的裴迪,新写的诗篇简短。
"新诗已旧不堪闻":新的诗篇已经变得陈旧,让人不忍卒听,
"江南荒馆隔秋云":江南的荒馆,被秋天的云朵隔开。
"多情不改年年色":多情的辛夷花,年复一年颜色不改,
"千古芳心持赠君":千古以来,它那美好的心灵,仿佛要赠予你。
1. 分段赏析
“昨日辛夷开,今朝辛夷落”,开篇直接点明辛夷花开放与凋谢的时间之短,形成鲜明对比,给人一种时光匆匆、美好易逝的感觉,为全诗奠定了基调。“辛夷花房高刺天,却共芙蓉乱红萼”,描绘辛夷花的花房高耸,却又与芙蓉花混在一起,花瓣纷乱的景象,展现出辛夷花的独特姿态,同时也暗示了其在花中的与众不同。“小山桂树犹连卷,五湖荷花空绰约”,将辛夷花与桂树、荷花对比,桂树的连卷和荷花的绰约在特定的季节展现,而辛夷花却已凋谢,进一步突出时光的无情。“连卷绰约宜秋日,端居独养征君疾”,说明桂树和荷花的姿态适合秋天,而自己独自闲居,只能调养像古代征君一样的疾病,表达了一种孤独和无奈的情绪。“高枝朵朵艳木莲,密叶层层赛卢橘”,再次描写辛夷花的艳丽和繁茂,与木莲、卢橘相比,突出其美丽和生机。“山鬼已见驾香车,文人应是梦彩笔”,运用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山鬼驾香车”该典故源自《楚辞·九歌·山鬼》。在屈原的这篇作品中,塑造了一位美丽、率真且痴情的山鬼形象。诗中描绘她在山间等待恋人,乘坐着香车,身着美丽的服饰,展现出一种神秘而浪漫的氛围。“山鬼已见驾香车”将辛夷花与山鬼的形象联系起来。诗人赋予辛夷花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仿佛它如同山鬼所乘坐的香车一般,带着一种神秘、灵动的美感,暗示辛夷花具有令人陶醉、引人遐想的魅力。“文人梦彩笔”此典故出自《南史·江淹传》。传说南朝文学家江淹年轻时才思敏捷,文采出众。后来他有一次在冶亭睡觉,梦见一个自称郭璞的人对他说:“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江淹便从怀里掏出一支五色笔还给了他。此后,江淹的文思逐渐衰退,再也写不出像以前那样精彩的文章了,“江郎才尽”的说法也由此而来。“文人应是梦彩笔”中,“彩笔”代表着非凡的才华和创造力。诗人借此典故表达文人面对辛夷花这样美丽而富有诗意的事物时,应该会像江淹梦到彩笔一样,灵感迸发,创作出优秀的诗文。同时也暗示辛夷花具有激发文人创作灵感的特质。“辛夷辛夷何离奇,照水偏宜姑射姿”,直接感叹辛夷花的离奇,映照在水中的姿态如同姑射仙子一般,进一步赞美了辛夷花的美丽和超凡脱俗。“萧晨东海霞光烂,玄夜西园露气滋”,描绘了不同的时间和场景,清晨东海的霞光和夜晚西园的露气,营造出一种神秘而优美的氛围,衬托出辛夷花的独特气质。“檀心倒卷情无限,玉面低回力不支”,细致地描写辛夷花的花蕊和花朵,花蕊倒卷蕴含着无尽的情思,花朵低垂似乎力不从心,赋予了辛夷花以人的情感。“见说东都便露坐,惟应御史沄风吹”,提到在东都人们露天而坐,只有御史被风吹拂,暗示了不同人的生活状态和境遇,也增添了诗歌的生活气息。“此花爱逐东风暖,故人逸韵嵇中散”,将辛夷花喜爱追逐东风与嵇康的超逸韵味相联系,表达了对自由、美好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思念。“山阳闻有合欢斋,石湖亦筑辛夷馆”,提到山阳的合欢斋和石湖的辛夷馆,暗示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纪念,也为诗歌增添了文化底蕴。“袅袅岩栊碧树圆,纷纷涧户香花满”,描绘了岩壁上的碧树和山涧门户前的香花,营造出一种清幽、美丽的景象,进一步烘托出辛夷花的美好。“坞里王孙旧路长,卷中裴迪新诗短”,提到山谷里的王孙贵族和书卷中的裴迪,旧路漫长和新诗简短形成对比,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新诗已旧不堪闻,江南荒馆隔秋云”,感叹新诗变旧,江南的荒馆被秋云隔开,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多情不改年年色,千古芳心持赠君”,赞美辛夷花的多情和千古不变的芳心,最后将这份美好赠予友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上一篇:明·程诰《琵琶亭》
下一篇:明·王应辰《诸将二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