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iǔ
dēng
huā
chí
chéng

朝代:明作者:王琼浏览量:3
bái
chí
qīng
cǎo
yán
zhōu
xiào
gāo
chéng
huō
wàng
móu
shuò
zhān
qiān
jiǒng
jīng
yuán
jīng
jié
nián
liú
yuán
mén
jiǔ
shēng
háo
xìng
yàn
sài
fēng
yún
qiè
zhuàng
yóu
zhū
jiàng
zhì
jīn
duō
wèi
huò
zhù
kàn
shàng
lóng
lóu

译文

白色的池沼,青青的草地,这里是古老的盐州,我倚靠着高城昂首呼啸,极目远望视野开阔。河朔地区的毡庐在千里之外显得十分遥远,泾原地区的军旗又在这里呆了一年。在军营辕门饮着菊花酒,生出豪迈的兴致,雁塞的风云变幻,让我畅快地进行这壮美的游历。如今众多将领大多如同卫青、霍去病一样英勇,期待着看到捷报传到朝廷。

逐句剖析

"白池青草古盐州":白色的池沼,青青的草地,这里是古老的盐州,

# 古盐州:南北朝至西夏州名。西魏废帝三年(554年)以西安州改置,治五原镇(今陕西定边县南),领大兴、五原两郡,辖今宁夏盐池县、陕西定边县及内蒙古的鄂托克旗、乌审旗南部,境内有盐池多处。隋大业三年(607年)改盐川郡,辖五原一县,朝廷设盐州牧监于此。唐武德元年(618年)复改盐州,辖五原、兴宁二县。天宝元年(742年)改五原郡,乾元元年(758年)复改盐州,永泰元年(765年)升都督府。元和八年(813年)领五原、白池二县。唐朝设乌池榷税使以专盐利。宋至道初年(995年)被西夏攻占,仍为盐州,境内之乌池、白池,以盛产青、白盐著称。,白池:盐湖名。在今盐池县北,即今内蒙古鄂托克旗之北大池。

"倚啸高城豁望眸":我倚靠着高城昂首呼啸,极目远望视野开阔。

# 豁望眸:《光绪花马池志迹》作“豁远眸”。豁,开阔的样子。眸,眼中瞳人,泛指眼睛。

"河朔毡庐千里迥":河朔地区的毡庐在千里之外显得十分遥远,

# 迥:远。,河朔:地区名,泛指黄河以北。

"泾原旌节隔年留":泾原地区的军旗又在这里呆了一年。

# 隔年留:意为自己在这里又多呆了一个年头。,旌节:古代指使者所持的节,以为凭信。后借以泛指信符。亦借指节度使;军权。这里是作者自称。,泾原:唐方镇名。治泾州(今甘肃泾川北)。长期辖有泾、原二州,相当今甘肃、宁夏的六盘山以东,浦河以西地区。《嘉庆灵州志迹》、《光绪花马池志迹》作“泾源”。

"辕门菊酒生豪兴":在军营辕门饮着菊花酒,生出豪迈的兴致,

# 菊酒:即菊花酒。重阳佳节,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辕门:军营的大门。

"雁塞风云惬壮游":雁塞的风云变幻,让我畅快地进行这壮美的游历。

# 惬:满足,畅快。,雁塞:泛指北方边塞。唐杨炯《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山连雁塞,野接龙坰。”

"诸将至今多卫霍":如今众多将领大多如同卫青、霍去病一样英勇,

# 卫霍:西汉名将卫青和霍去病皆以武功著称,后世并称“卫霍”。

"伫看露布上龙楼":期待着看到捷报传到朝廷。

# 龙楼:借指太子所居之宫,此指朝堂。,露布:不缄封的文书。亦谓公布文书。是一种写有文字并用以通报四方的帛制旗子,多用来传递军事捷报。古时战场上士兵快马加鞭,高举露布,一路传递捷报。可以说是古代报纸产生以前,时效性、公开性最强的传播媒介了。,伫看:行将看到。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九日登花马池城》是明代王琼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是诗人于重阳节登临花马池城楼时即兴而作。首联勾勒出白池、青草与古盐州等独具边塞特色的景致,展现出边塞广袤无垠且雄浑壮丽的风貌;颔联着墨于河朔的毡庐与泾原的旌节,彰显出将士们长年累月坚守岗位的坚毅与执着;颈联描绘出将士们在严峻艰苦的边塞环境中的豪情壮志,饱含着诗人对他们由衷的赞美之情;尾联则巧用卫青、霍去病的典故,借此表达对当下边塞将领的深切期望与坚定信心。整首诗意境雄浑开阔,字里行间洋溢着豪迈激昂之情,深刻抒发了诗人对国家繁荣强盛的殷切期盼,以及对自身壮志得以舒展的喜悦。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登楼诗。描绘了重阳节诗人登上花马池城所见的塞外景色,营造出雄浑壮阔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边塞风光的赞美和对将领们建立功勋的期盼,抒发了自己的豪迈情怀与报国之志。

2. 写作手法

用典:“诸将至今多卫霍”,运用卫青、霍去病的典故。卫青、霍去病是西汉抗击匈奴的名将,诗人借此表达对当下守边将领的期许,希望他们能像卫青、霍去病一样英勇善战,保卫边疆。

3. 分段赏析

首联:诗人开篇点明登高的地点为古盐州,描绘了白池、青草的景象,展现出塞外的苍茫与辽阔。“倚啸高城”刻画了诗人凭倚在高城之上,昂首呼啸的形象,“豁望眸”则写出诗人登高远望,视野开阔,为后文描写塞外风光和抒发豪情奠定基础,营造出一种雄浑壮阔的氛围。颔联:此联从视觉的延伸描绘出更为广阔的边塞画面。“河朔毡庐千里迥”,写出河朔地区毡庐散布,在千里之外仍能望见,突出地域的辽阔;“泾原旌节隔年留”表明泾原地区长期有军队驻守,强调了边塞军事的重要性,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展现出边塞的特点。颈联:“辕门菊酒”点明重阳节这一节日习俗,在军营辕门中饮菊酒,更增添了豪迈之情。“雁塞风云”描绘出塞外天空风云变幻的景象,如此壮阔之景让诗人感到畅快惬意,“惬壮游”直接抒发诗人的豪情,将诗人在边塞的豪情壮志推向高潮。尾联:诗人以卫青、霍去病这两位汉代名将作比,称赞当下的将领们也如卫霍般英勇。“伫看露布上龙楼”表达出诗人期待着将领们能够建立战功,将捷报传递到朝廷,既体现了诗人对将领们的信心与期许,也反映出诗人渴望看到国家边塞安宁、军队建功的心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明·陶安《夜永》

下一篇:明·蔡羽《郊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