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风吹河河水满":南风吹来,河水满满,
"百丈牵舟牛力挽":长长的绳索牵着船,靠牛用力拉拽。
"逆流巨浪如登天":逆着水流,巨大的波浪如同登天般艰难,
"牛罢轭重舟不前":牛累得卸下了轭具,沉重的船无法再向前行进。
"作书投河讼风伯":于是写了封信投入河中,向风神申诉,
"多助南商疏北客":抱怨他多帮助南方商人,而冷落北方旅客。
"北客家居南海堧":北方旅客的家在南海边,
"来时南风吹北船":来的时候是南风吹着北去的船。
"武夷清冷过九曲":经过武夷山那清凉冷清的九曲溪,
"匡庐叠嶂闻清猿":穿过重叠山峦的匡庐,能听到猿猴的清啼。
"片帆摇摇出京口":一片船帆飘飘摇摇驶出京口,
"夜倚淮云瞻北斗":夜晚靠着淮上的云朵,仰望北斗星。
"南风五月经吕梁":五月南风时经过吕梁,
"两岸青山如马走":两岸的青山如同奔马般向后退去。
"今年作客还南游":今年我又客居他乡,再次往南方出游,
"南风正尔当船头":南风正好挡在船头,阻碍船前行。
"风神与我若相识":风神似乎与我相识,
"十日五日成淹留":让我停留了十日五日。
"南风何多北风少":南风为何这么多而北风这么少呢,
"南北人生如过鸟":南北奔波的人生就像飞过的鸟儿一样。
"早晚回船望北归":早晚要调转船头向北归乡,
"直候南风吹到晓":哪怕一直等到南风转变方向吹到天亮。
1. 分段赏析
“南风吹河河水满,百丈牵舟牛力挽”,开篇描绘南风与行船的景象。南风吹过河面,河水涨满;船夫用百丈长的绳索拉船,还要依靠牛的力量拖拽。“吹”“满”点明南风带来的水文变化,“百丈牵舟”“牛力挽”则刻画出行船的费力,为下文逆流的艰难铺垫。“逆流巨浪如登天,牛罢轭重舟不前”,承接上文,写逆流行船的困境。逆着巨浪前行如同登天般艰难,牛累得卸下轭具,沉重的船就此停滞。“如登天”用比喻夸张逆流的艰险,“牛罢轭”“舟不前”通过具体场景,将行船的艰难具象化,传递出无奈与疲惫。“作书投河讼风伯,多助南商疏北客”,转向诗人的行动与抱怨。写下书信投入河中,控诉风神偏心,多帮助南方商人,却疏远北方来客。“讼风伯”的举动带有浪漫色彩,借对风神的“控诉”,委婉表达自己行路受阻的委屈,情感直白又不失风趣。“北客家居南海堧,来时南风吹北船”,交代诗人身份与过往经历。诗人虽是北方人,却居住在南海边,来时也曾靠南风吹送北船顺利前行。“北客”“南海堧”点明身份与居所,“来时南风吹北船”与当下南风阻行形成对比,暗含对南风态度变化的感慨。“武夷清冷过九曲,匡庐叠嶂闻清猿”,回忆过往行船所见的景致。曾经过武夷山下清冷的九曲溪,在庐山重叠的山峦间听到猿猴清脆的叫声。“武夷”“匡庐”点出地名,“清冷”“叠嶂”“清猿”勾勒出清幽又略带苍凉的山水画面,既展现旅途的诗意,也为下文的漂泊感铺垫。“片帆摇摇出京口,夜倚淮云瞻北斗”,继续回忆行船历程。一片船帆摇摇晃晃驶出京口,夜晚倚着淮河上空的云彩,眺望北斗星。“片帆摇摇”写出船行的轻盈与飘摇,“夜倚淮云”“瞻北斗”刻画夜间行船的孤寂场景,“北斗”暗含诗人对方向的探寻与对家乡的思念。“南风五月经吕梁,两岸青山如马走”,描绘不同时节南风助力行船的情景。五月南风正盛时经过吕梁,船行飞快,两岸的青山像奔马般向后退去。“如马走”用比喻写船行之快,与前文“逆流不前”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南风助力时行船的畅快,丰富了行船体验的描写。“今年作客还南游,南风正尔当船头”,回到当下的行程。今年再次客居他乡,又往南方出游,南风正好挡在船头。“还南游”点明再次漂泊,“南风当船头”呼应开篇的行船受阻,重申当下的困境,情感上又添一层漂泊的疲惫。“风神与我若相识,十日五日成淹留”,进一步抒发对南风的抱怨。仿佛风神与我相识,却故意留我在此,一停就是十天五天。“若相识”拉近与风神的距离,“十日五日成淹留”用具体时间,写出滞留的漫长,将无奈与调侃交织,情感细腻。“南风何多北风少,南北人生如过鸟”,由风的多少联想到人生。为何南风总是这么多,北风却如此稀少?南来北往的人生啊,就像飞过的鸟儿一样漂泊不定。“南风何多北风少”延续对风的感慨,“人生如过鸟”用比喻写人生的漂泊无定,将行船的遭遇升华为对人生的思考,意境更显深沉。“早晚回船望北归,直候南风吹到晓”,收束全诗,写诗人的期盼。无论早晚,都盼着调转船头向北归去,哪怕一直等到天亮,也要等到南风转变方向。“望北归”点明归乡的渴望,“直候南风吹到晓”用执着的等待,传递出对归乡的迫切与坚定。
上一篇:明·解缙《赴广西别甥彭云路》
下一篇:明·蔡汝楠《观音山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