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离死别两无凭":生离死别之事无依无凭,
"泪怕伤心只自凝":泪水怕触痛伤心只能凝噎无声。
"已信在家浑似客":如今深信在家竟如客居般陌生,
"更饶除发便为僧":若能剃发便可顺势做个僧人。
"身边老伴悲寒影":身边再无老伴,唯有寒影相伴生悲,
"脚后衰年怯夜冰":晚年害怕夜晚的寒冷。
"果是幽冥可超拔":若说幽冥之中真能超度亡灵,
"卖文还点药师灯":我愿卖文换钱,为你点燃药师长灯。
明代绘画大师
沈周(1427~1509),明代画家。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等,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少时从学于陈孟贤,博览群书,长期从事绘画和诗文创作,终身未仕。沈周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大家”。其绘画成就颇高,擅长画山水。四十岁前多画小幅,作细笔,谨密中具浑成之势,人称“细沈”;后拓为大幅,笔墨坚实豪放,形成中锋为长、沉着浑厚风貌,人称“粗沈”。还兼工花卉、鸟兽、人物。诗学白居易、苏轼、陆游。传世画作有《庐山高图》《仿董巨山水图》《沧州趣图》等。著有《石田集》《石田杂记》《江南春词》等。
1. 分段赏析
首联“生离死别两无凭,泪怕伤心只自凝”两句是对生死相隔的直接抒情。“生离死别”点明夫妻永诀的残酷现实,“两无凭”慨叹生死界限无凭可依、无法跨越,奠定悲痛基调;“泪怕伤心只自凝”写泪水因害怕触及伤心事而凝噎不流,看似反常的“泪凝”,实则更见悲痛之深。颔联“已信在家浑似客,更饶除发便为僧”两句是对孤寂心境的写照。“在家浑似客”写失去妻子后,家中虽在却如客居般空荡陌生,“信”字坐实了这种疏离感,暗喻妻子的离去让“家”失去了核心;“更饶除发便为僧”进一步递进,极言内心无所归依的孤独,非真欲为僧,而是痛失至亲后精神无着的无奈流露。颈联“身边老伴悲寒影,脚后衰年怯夜冰”两句是对晚年孤苦的描摹。“身边老伴”呼应诗题“悼内”,如今只剩“寒影”相伴,“悲”字赋予“寒影”以情感,实则是诗人自悲形单影只;“脚后衰年怯夜冰”以“夜冰”喻晚年时光的清冷艰难,“怯”字写出衰年之人对孤寒处境的畏惧,既写环境之冷,更写心境之寒,将老年丧偶的凄清与脆弱,融入“寒影”“夜冰”的意象中,含蓄而哀婉。尾联“果是幽冥可超拔,卖文还点药师灯”两句是对亡妻的深情祈愿。“果是”假设幽冥世界可超度亡妻,“超拔”寄寓让妻子脱离苦难的牵挂;“卖文还点药师灯”写愿以卖文所得点燃药师灯(佛教中祈福消灾之灯),“卖文”见诗人文人身份,“还点”见执念与虔诚,不以世俗财物,而以自身心力(卖文)换祈福之资,足见对妻子的深情超越生死,末句以质朴的心愿收束,将悲痛化作愿为亡妻祈福的执着,至真至性,读来动容。
上一篇:明·陈邦瞻《江南乐四首其一》
下一篇:明·王廷陈《病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