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息东林下":我躺在东林寺旁稍作歇息,
"悠然澹旅情":心中悠然淡泊着旅途的愁绪。
"泉归虎溪静":清泉流回虎溪,四周归于寂静,
"云度雁天轻":白云掠过天际,大雁的影子轻盈如游。
"苍藓封碑古":长满青苔的石碑早已斑驳陈旧,
"优昙应记生":优昙花应当记得生命轮回的玄机。
"预悉钟鼓动":预感到钟鼓声即将打破宁静,
"扰扰又晨征":纷扰中又开始了新一天的匆忙远行。
1. 分段赏析
“偃息东林下,悠然澹旅情”两句点明诗人夜宿东林寺的缘由与心境。“偃息”一词直白地写出诗人在东林寺中休憩的状态,而“悠然”则生动地描绘出其闲适、恬淡的情绪,“澹旅情”更是直接表明夜宿此地让诗人漂泊的思绪变得平静,为全诗奠定了悠然恬淡的感情基调。“泉归虎溪静,云度雁天轻”两句是对东林寺周边夜景的描写。“泉归”描绘出泉水流淌汇聚的动态,却以“静”字收尾,动静结合,凸显出虎溪夜晚的静谧;“云度”展现出云朵在天空中缓缓移动的画面,“雁天轻”则用轻盈的笔触,写出天空因云朵、飞雁的点缀而显得空灵、悠远。这两句对仗工整,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刻画,将宁静悠远的氛围渲染得淋漓尽致。“苍藓封碑古,优昙应记生”两句由景及物,聚焦于东林寺内的古碑与优昙。“苍藓封碑”四字,形象地写出古碑被苍苔覆盖的状态,一个“封”字,既表明古碑年代久远,又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与沧桑感;“优昙应记生”则以优昙花为引,优昙花在佛教中有着特殊寓意,此处暗示着古寺承载着岁月的记忆与佛法的传承,为诗歌增添了神秘的宗教色彩。“预悉钟鼓动,扰扰又晨征”两句写诗人的思绪从眼前之景延伸到对未来行程的预想。“预悉”体现出诗人对即将到来的清晨寺庙钟鼓之声的提前感知,“扰扰又晨征”直白地表达出诗人想到又要在纷乱中踏上旅途的无奈与感慨,与开篇“悠然澹旅情”形成对比,使诗人复杂的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余韵悠长。
上一篇:明·唵囕香公《铁板嶂》
下一篇:明·破窗显公《入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