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ùn
dìng
shān
xiān
shēng
zhòng
shù
sān

朝代:明作者:陈宪章浏览量:3
huā
shí
fēng
měi
xīn
qíng
běi
pàn
nán
chá
xíng
chūn
hān
hān
xūn
zuì
nián
guāng
gǔn
gǔn
tàn
rén
shēng
zhú
lín
bèi
shuǐ
jiāng
biàn
shí
sǔn
chuān
穿
shā
zuò
píng
wèn
dìng
shān
suǒ
yǒu
mǎn
shān
hóng
shù
shēng
yīng

译文

花开的时节,风和日丽,天气初晴,沿着北边的池塘、南边的田埂蜿蜒前行。春天的景色浓郁,香气熏得我沉醉,时光匆匆流逝,让人感叹人生。竹林在水的背面,我几乎把能题字的地方都题遍了,石笋从沙中穿出,我坐着赏景,感觉石头都要被坐平了。客人问定山有什么,满山都是红红紫紫的花朵,还有几声黄莺的啼鸣。

逐句剖析

"花时风日美新晴":花开的时节,风和日丽,天气初晴,

"北沜南垞迤逦行":沿着北边的池塘、南边的田埂蜿蜒前行。

# 沜:一作畔。

"春色酣酣薰我醉":春天的景色浓郁,香气熏得我沉醉,

"年光衮衮叹人生":时光匆匆流逝,让人感叹人生。

"竹林背水题将遍":竹林在水的背面,我几乎把能题字的地方都题遍了,

"石笋穿沙坐欲平":石笋从沙中穿出,我坐着赏景,感觉石头都要被坐平了。

"客问定山何所有":客人问定山有什么,

"满山红紫数声莺":满山都是红红紫紫的花朵,还有几声黄莺的啼鸣。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次韵定山先生种树(其三)》是明代诗人陈献章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描绘了春日里诗人漫步于定山的所见所感。诗中先展现了花开新晴之时,诗人沿着北沜南垞悠然行走的情景;接着描写春色沉醉、时光匆匆,引发对人生的感叹;然后叙述在竹林、石笋处游玩题字、静坐赏景的惬意;最后以客人询问定山有何,诗人回答满山红紫与莺啼作结。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闲适,表达了诗人对定山美景的喜爱和对闲适生活的享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花时风日美新晴,北沜南垞迤逦行。”点明时间是花开且天气初晴之时,诗人沿着北沜南垞缓缓前行,“迤逦行”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悠然自得的状态,为全诗奠定了闲适的基调。颔联:“春色酣酣薰我醉,年光衮衮叹人生。”描绘了浓郁的春色让诗人沉醉其中,“酣酣”一词将春色的浓郁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年光衮衮”则感叹时光匆匆流逝,引发对人生的思考,情感由陶醉转为感慨。颈联:“竹林背水题将遍,石笋穿沙坐欲平。”具体描写诗人在竹林、石笋处的活动,“题将遍”体现出诗人对景色的喜爱与陶醉,“坐欲平”则以夸张的手法表现出诗人静坐赏景的专注与惬意。尾联:“客问定山何所有,满山红紫数声莺。”以客人询问定山有何作结,诗人回答满山红紫花朵与几声莺啼,简洁而生动地展现了定山的美丽与生机,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明·蒋山卿《泛舟》

下一篇:明·庄昶《舟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