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ān
sān
shǒu
èr

朝代:明作者:徐渭浏览量:3
jīng
qīng
běn
háo
shì
jiàn
gāo
liú
yáng
suī
shào
xiǎo
shā
rén
shān
miáo
miǎo
rán
sān
xié
yān
qín
chóu
bēi
jiǔ
hòu
xià
néng
shōu
měng
jīng
dǎn
jié
zhāo
shì
yóu
jiàn
zhě
hài
néng
liàng
yóu
shēng
qiān
zǎi
hòu
miǎn
yǒu
tóu
shí
wéi
dòng
wàng
zuò
yān
jīng
yóu
duǎn
jiǔ
zhì
ruò
chōu
niàn
fàn
líng
luò
guī
shān
qiū
huáng
huáng
shèng
míng
shì
liù
pèi
kòng
jiǔ
zhōu
shǒu
shí
guǎng
广
dào
míng
huá
zhōu
cùn
guī
yuè
ān
yòng
zhī
chóu
yuǎn
zhī
kuàng
ruò
lín
qiū
fèng
niǎo
cāng
yīng
wéi
qiú

译文

荆轲本是豪迈的侠士,高渐离也是品行高洁的人。​秦舞阳虽然年纪尚小,杀人却像割草一样果断。​这三人看似微不足道,心怀燕国与秦国的深仇。​酒后唱起悲壮的歌谣,泪水流下难以止住。​勇猛气概让世俗之辈心惊,奇特气节招来世人的非议。​看到他们的人只惊骇观望,哪里能够理解其中缘由。​我出生在千年之后,缅怀他们仿佛心神相投。​时运不合动辄自感虚妄,忽然前往燕京游历。​穿着粗布短衣走进酒馆,酒到酣处思绪如抽丝般绵延。​想起那些屠夫与商贩,早已零落化为山丘。​在这盛大光明的时代,朝廷掌控着天下九州。​匕首已锈蚀在荒野泥土中,宽阔道路上响起华美的车铃声。​丝毫规矩都不可逾越,哪里用得上荆轲之类的人。​我的思绪远远延伸,空阔如林间翱翔的秃鹫。祥瑞的凤鸟难以求得,便以苍鹰作为追求的目标。

逐句剖析

"荆卿本豪士":荆轲本是豪迈的侠士,

"渐离亦高流":高渐离也是品行高洁的人。

"舞阳虽少小":​秦舞阳虽然年纪尚小,

"杀人如芟苗":杀人却像割草一样果断。​

"眇然三匹夫":这三人看似微不足道,

"挟燕与秦仇":心怀燕国与秦国的深仇。​

"悲歌酒后发":酒后唱起悲壮的歌谣,

"涕下不能收":泪水流下难以止住。

"猛气惊俗胆":​勇猛气概让世俗之辈心惊,

"奇节招世尤":奇特气节招来世人的非议。

"见者徒骇顾":​看到他们的人只惊骇观望,

"那能谅其由":哪里能够理解其中缘由。​

"我生千载后":我出生在千年之后,

"缅兹如有投":缅怀他们仿佛心神相投。

"时违动自妄":​时运不合动辄自感虚妄,

"忽作燕京游":忽然前往燕京游历。​

"短褐入沽肆":穿着粗布短衣走进酒馆,

"酒至思若抽":酒到酣处思绪如抽丝般绵延。​

"念彼屠与贩":想起那些屠夫与商贩,

"零落归山丘":早已零落化为山丘。

"皇皇盛明世":​在这盛大光明的时代,

"六辔控九州":朝廷掌控着天下九州。

"匕首蚀野土":​匕首已锈蚀在荒野泥土中,

"广道鸣华辀":宽阔道路上响起华美的车铃声。​

"寸规不可越":丝毫规矩都不可逾越,

"安用轲之俦":哪里用得上荆轲之类的人。

"我思远及之":​我的思绪远远延伸,

"旷若林与鹙":空阔如林间翱翔的秃鹫。

"凤鸟不可得":祥瑞的凤鸟难以求得,

"苍鹰以为求":便以苍鹰作为追求的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入燕三首(其二)》是明代徐渭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围绕荆轲、高渐离、秦舞阳三位刺客展开叙述。开篇便点明荆卿为豪士,渐离属高流,舞阳虽年少却果敢,寥寥数语勾勒出三人不凡特质,突出他们以渺小身躯,怀揣燕与秦的深仇大恨。诗中描写他们酒后悲歌、涕泪纵横,尽显悲壮,其猛气、奇节令世人震惊,却也遭来诸多非议,不被理解。诗人身处千载之后,仍能共情,忆起往昔侠客,感慨万千。又言身处盛世,法度严明,无需荆轲这类刺客。诗中既有对古人侠义之举的崇敬,也有对时代变迁下侠义精神变化的思索。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明代文学家、剧作家、书画家

徐渭(1521~1593),明代文学家、剧作家、书画家。字文长,一字文清,号天池山人,晚号青藤老人,别署水月,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嘉靖年间,为闽浙总督胡宗宪充当幕僚,代笔《进白鹿表》为胡宗宪赢得嘉靖皇帝赏识,又助其擒获海盗徐海。后曾一度发狂,因杀妻而下狱七年。徐渭与陈道复并称“青藤白阳”,与解缙、杨慎并称为“明代三大才子”。其诗文奇纵恣肆,强调独创,反对模拟,深受公安派推崇;又长于行草书法,擅画水墨花竹、山水、人物,淋漓恣肆,有所创造。他还对戏剧颇有研究,撰《南词叙录》,开南戏研究之先风。代表作有戏曲论著《南词叙录》,文集《徐文长集》《徐文长逸稿》,杂剧《四声猿》《歌代啸》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荆卿本豪士,渐离亦高流。舞阳虽少小,杀人如芟苗”开篇直赞三人品性:荆轲是豪迈之士,高渐离属高洁之辈,秦舞阳虽年少却杀伐果决,“如芟苗”的比喻尽显其狠厉。“眇然三匹夫,挟燕与秦仇”以“眇然”强调其身份卑微,却怀家国大仇,对比中凸显侠义担当。此段以简练笔触勾勒刺客群像,为后文铺展其悲壮之举奠基。​“悲歌酒后发,涕下不能收”刻画酒后抒怀的场景,悲歌与涕泪交织,尽显壮志难酬的悲怆。“猛气惊俗胆,奇节招世尤”转写世人反应:他们的勇猛令俗子心惊,特立独行却遭非议。“见者徒骇顾,那能谅其由”点出核心矛盾,世人仅惊骇其行,不解其复仇壮志与侠义本心,字里行间藏着对刺客不被理解的惋惜。​“我生千载后,缅兹如有投”以诗人视角切入,跨越千年与古人共情,“如有投”三字显共鸣之深。“时违动自妄,忽作燕京游”写因感怀而赴燕地,暗合荆轲故事发生地,仿佛置身历史现场,让凭吊的沉浸感更突出。“短褐入沽肆,酒至思若抽”摹写自身在酒馆饮酒思古之态,“思若抽”状思绪绵长;“念彼屠与贩,零落归山丘”由己及人,叹昔时侠客(包括市井屠贩等追随者)早已湮没,流露对英雄末路的怅惘。​“皇皇盛明世,六辔控九州”描绘盛世图景,国家一统、法度井然。“七首蚀野土,广道鸣华釐”以“七首蚀土”的荒芜与“广道华釐”的繁华对比,暗示刺客时代已远。“寸规不可越,安用轲之俦”直言盛世无需刺客之举,看似否定,实则暗藏转折。“我思远及之,旷若林与鹙”以天地间林鸟与水鸟的疏离为喻,写对侠义精神的遥想与茫然。末句“凤鸟不可得,苍鹰以为求”收束全篇,祥瑞凤鸟(理想侠义)难寻,退而求苍鹰(勇武之气),既认可时代变迁中侠义形式的改变,又难掩对纯粹侠骨的追慕,情感复杂而深沉。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明·袁袠《秋兴二首其一》

下一篇:明·沈明臣《前溪曲五首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