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īng
míng
ǒu
chéng

朝代:明作者:袁宗浏览量:3
chuāng
xià
xiū
shū
yuǎn
rén
yàn
shí
jīn
dōng
fēng
cuī
xià
qīng
míng
yīng
lǎo
huā
cán
yòu
chūn

译文

在窗下写信寄给远方的人,燕子衔泥,不时沾污了衣衫和头巾​​。东风催促着落下清明的细雨,黄莺啼声渐老,花朵凋零,又过去了一个春天​​。

逐句剖析

"窗下修书寄远人":在窗下写信寄给远方的人,

"燕泥时复涴衣巾":燕子衔泥,不时沾污了衣衫和头巾​​。

"东风催下清明雨":东风催促着落下清明的细雨,

"莺老花残又一春":黄莺啼声渐老,花朵凋零,又过去了一个春天​​。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清明日偶成》是明代袁宗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以清明时节的景象为背景,通过白描手法勾勒出窗下修书、燕泥沾衣、东风催雨、莺老花残等画面。前两句通过窗下修书寄远人的场景,以及燕泥沾湿衣巾的细节,刻画出羁旅之人书信往来的日常画面。后两句以东风催动清明细雨、莺鸟老去花枝凋残的暮春物候为背景,将自然时序的更迭与人生漂泊的孤寂相结合,流露出对春光易逝的感怀。全篇刻画清明特有的物候特征,通过书斋燕影、风雨落花等简洁意象的层叠铺陈,呈现游子面对光阴流转时的怅然心境,既暗含对故园的思念,又渗透着对生命荣枯的哲思。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窗下修书寄远人”​​,首句描绘诗人在窗前专心写信寄给远方之人的场景。“窗下”点明地点,营造出一种寂寥书斋的氛围;“修书”显出写信的郑重与思念之情;“寄远人”直接点明行为目的,透露出对远方亲友的深切挂念,奠定了全诗怀人与时光之思的情感基调。​​“燕泥时复涴衣巾”,此句承接上句,细节描写现实情景。春日燕子忙于衔泥筑巢,时不时沾污了诗人的衣巾。燕子本是报春的象征,但其忙碌带来的“涴衣巾”这一微小打扰,却成了诗人孤独处境中的一抹实际烦扰,侧面烘托了诗人在春日写信时的烦乱心绪和对孤寂时光的打发。​​“东风催下清明雨”,第三句转向窗外景物。“东风”即春风,是春天的使者。“催下”二字用得精妙,将春风拟人化,仿佛它急急地带来了清明时节的雨水。“清明雨”既是节令气候的写实,又常带有几分凄凉、催动愁思的象征意味,暗示时光流逝,进一步渲染了氛围。​​“莺老花残又一春”,尾句以春景写哀情。黄莺啼声变得苍老,春花已凋谢残落,这一切都明白昭示着“又一春”即将过去。“莺老花残”几个字抓住暮春特征的衰飒之景;“又一春”三字尤其沉痛,包含着年复一年、光阴荏苒、美好易逝、归期无望的深沉慨叹。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明·朱厚照《赐大学士杨一清诗 拦门劝酒》

下一篇:明·宋登春《同襄阳阮举人游楚山田家遇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