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iáng
zhōu

朝代:明作者:胡侍浏览量:3
luò
huáng
shuǐ
dào
liú
shā
chǎng
jīng
pèi
fēng
yōu
yōu
xīn
xiáng
jiě
zhōng
chuī
chū
liáng
zhōu

译文

落日时分黄河水仿佛倒流,沙场上的旌旗在风中悠然飘动。新投降的胡人奴隶听不懂中原话语,只有笛声吹奏出古老的《凉州》曲调。

逐句剖析

"落日黄河水倒流":落日时分黄河水仿佛倒流,

"沙场旌旆风悠悠":沙场上的旌旗在风中悠然飘动。

"新降胡奴不解语":新投降的胡人奴隶听不懂中原话语,

"笛中吹出古《凉州》":只有笛声吹奏出古老的《凉州》曲调。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凉州词》是明代诗人胡侍创作的七言绝句。此诗首句描绘出落日余晖下,黄河水倒流的奇异景观,营造出雄浑而略带诡异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壮阔与神秘;次句描写沙场上旌旗在风中悠悠飘动,勾勒出边塞战场的萧索与悠远,暗示着战争的残酷与岁月的沧桑。后两句则聚焦于新投降的胡奴,他们听不懂笛声中吹出的古《凉州》曲调,笛声在这里不仅是音乐的呈现,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历史情感,新降胡奴的不解,侧面反映出文化的差异与隔阂。全诗通过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构建出凉州边塞独特的场景,既有对塞外奇异风光的描绘,又有对战争痕迹及文化现象的展现,表达了诗人对边塞生活、历史变迁以及文化交融的深刻感怀。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落日黄河水倒流”,写傍晚时分的黄河,在落日余晖的映照下,水势仿佛倒流,这一景象极具视觉冲击力,“落日”点明时间,“黄河”是边塞常见景物,“水倒流”运用夸张手法,突出了黄河水流在特定情境下给人的独特感受,营造出一种苍凉而壮阔的氛围。“沙场旌旆风悠悠”,转向对沙场的描写,“沙场”点明地点,“旌旆”即旗帜,在风中悠悠飘荡,一个“悠悠”既写出了风的轻柔,也暗示了边塞生活的某种绵长与寂寥,进一步烘托出边塞的空旷与肃穆。“新降胡奴不解语”,聚焦于人物,写新投降的胡族奴仆不懂汉语,这一细节真实地展现了边塞民族交往的场景,也为下文做了铺垫。“笛中吹出古《凉州》”,写胡奴虽然不懂汉语,却能用笛子吹奏出古老的《凉州》曲调,《凉州》曲本就与边塞相关,这一情节富有韵味,笛声穿越语言的障碍,在沙场之上回荡,既体现了音乐作为情感载体的独特力量,也暗含了边塞文化的交融,同时,古老的曲调也引发了人们对边塞历史的联想,增添了诗歌的沧桑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明·葛一龙《风夜宿塘桥》

下一篇:明·乌斯道《病中兴感因成七诗寄蒲庵老禅(其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