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落拓不足论":当年处境困顿不值一提,
"挟书醉眠桃花村":带着书籍醉卧在桃花村。
"黄鹂叫断春雨色":黄鹂啼鸣打断春雨的迷蒙景色,
"白鹭窥破新水痕":白鹭窥见新雨后水面的痕迹。
"身世溟涬游太上":人生身世渺茫如在太虚中遨游,
"风物依稀似陆浑":景物依稀像陆浑的景象。
"何人唤我出门去":是谁叫我出门远行,
"匹马萧萧南北路":独自骑马在南北路上凄凉前行。
"两足皲皱涉冰沙":双脚冻裂行走在冰沙之上,
"双鬓凋残栉烟雾":两鬓稀疏在烟雾中梳理头发。
"燕台骏骨虽见收":虽像燕台骏马般被赏识任用,
"汉宫蛾眉易生妒":却如汉宫美女般易遭人嫉妒。
"幻泡浮云掷一官":视官职如幻泡浮云般抛弃,
"亲蒙天子赐黄冠":承蒙天子赐给道士的黄冠。
"入山面壁终有日":归隐山林静修终会有那一天,
"对酒逢花且尽欢":面对美酒鲜花姑且尽情欢乐。
"此地重来恣笑谑":再次来到这里尽情欢笑戏谑,
"十载羁栖宛如昨":十年漂泊生活仿佛就像昨天。
"凄怆似隔武陵鸡":凄凉悲怆如隔着武陵鸡的界限,
"须臾亦是令威鹤":片刻之间也如令威化鹤归乡。
"红桃碧柳风正柔":红桃碧柳在柔和春风中摇曳,
"野浦回塘水乱流":野外水边曲折池塘里水乱流。
"轻桡铁籧吹欲裂":轻舟上铁笛吹得仿佛要断裂,
# 籧:一作笛。
"锦罽银筝弹不休":锦毯旁银筝弹奏不停歇。
"伯伦生著《酒德颂》":刘伶生前写下《酒德颂》,
"无功自署醉乡侯":王无功自己署名为醉乡侯。
"古人多好托此物":古人多喜欢借酒抒情,
"但言浇愁吾不愁":只说借酒浇愁我却不愁。
明代文学家、戏曲家
屠隆(1542?~1605),明代文学家、戏曲家。字长卿、纬真,号赤水、鸿苞居士等,鄞县(今浙江宁波)人。万历五年进士,授颍上县令,后调任青浦县令。万历十一年擢升礼部仪制司主事,次年因诬被免。后寄情山水,四处游历,极好诗文,蓄养家班。屠隆追随七子“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主张,被王世贞标举为末五子之一。其诗文直抒胸臆,散文尤为流畅明快,时寓谐趣,不受七子之拘。他又工声律,以填曲赏艺为乐事。代表作有传奇《昙花记》《修文记》《彩毫记》三种(合称《凤仪阁乐府》),诗文集《白榆集》《由拳集》《鸿苞集》等。
1. 分段赏析
“当时落拓不足论,挟书醉眠桃花村。”开篇回忆往昔困顿时光,“落拓”二字直白点出处境的窘迫,却以“不足论”轻轻带过,显露出释然。“挟书醉眠”勾勒出随性自在的画面,桃花村的意象充满田园闲趣,既交代了过往经历,又为后文重归故地的感慨埋下伏笔,于平淡中藏着对自由时光的怀念。“黄鹂叫断春雨色,白鹭窥破新水痕。”描绘春日乡间景致,黄鹂的鸣叫划破春雨的迷蒙,白鹭的凝视仿佛看穿新雨后水面的细微痕迹。“叫断”“窥破”赋予景物动态与灵性,春雨的柔和、水痕的清新与生灵的灵动相融,既写尽春景生机,又暗衬昔日桃花村生活的美好恬静。“身世溟涬游太上,风物依稀似陆浑。”“溟涬”形容身世漂泊如混沌无定,“游太上”透着超脱尘世的遐想。而眼前风物与记忆中陆浑的相似,又将思绪拉回现实。此句将人生的迷茫与景物的熟悉交织,在虚实之间传递出对过往与当下的复杂感触,语言虽略带抽象却情感真切。“何人唤我出门去,匹马萧萧南北路。”转写离家远行的缘由与艰辛,“何人唤我”带着一丝无奈与被动,“匹马萧萧”勾勒出孤独赶路的凄凉景象,“南北路”则暗示奔波的遥远与漫长。寥寥数语道尽官场生涯的漂泊不定,与前文田园闲适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心境的转变。“两足皲皱涉冰沙,双鬓凋残栉烟雾。”以细节刻画奔波之苦,双脚因踏过冰沙而冻裂皲皱,双鬓在烟雾风霜中变得稀疏斑白。“皲皱”“凋残”等词直白呈现岁月与旅途的磨砺,将抽象的艰辛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让读者真切感受到官场奔波对人的消磨。“燕台骏骨虽见收,汉宫蛾眉易生妒。”巧用典故自喻,“燕台骏骨”显才华被赏识的机遇,“汉宫蛾眉”暗指官场中易遭嫉妒的处境。前后对比鲜明,既道出曾有过的仕途希望,又点出官场倾轧的无奈,将复杂的官场经历浓缩于典故之中,情感含蓄而深沉。“幻泡浮云掷一官,亲蒙天子赐黄冠。”直抒对官场的看淡,将官职比作虚幻的泡沫与浮云,弃之如敝履。“赐黄冠”点明罢官后成为道士的身份转变,看似平淡的叙述中,藏着对官场失意的释然与对自由的向往,态度旷达洒脱。“入山面壁终有日,对酒逢花且尽欢。”表达对未来的期许与当下的心境,“入山面壁”暗示归隐静修的愿望,“对酒逢花且尽欢”则着眼当下,珍惜眼前的欢愉。两句一远一近,既显对归隐的向往,又透出现实中的豁达,情感积极而务实。“此地重来恣笑谑,十载羁栖宛如昨。”写重归故地的欢畅与时光感慨,“恣笑谑”尽显重归的随性与快活,毫无拘束。“十载羁栖宛如昨”则感叹十年漂泊仿佛就在昨天,时光飞逝却记忆清晰。今昔交织中,既有重归的喜悦,又有对岁月流逝的怅惘。“悽怆似隔武陵鸡,须臾亦是令威鹤。”巧用典故抒怀,“武陵鸡”暗指与往昔美好时光的隔阂,“令威鹤”则喻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沧桑。“凄怆”“须臾”传递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将抽象的时光感受化为具体典故,让情感表达更具历史厚重感。“红桃碧柳风正柔,野浦回塘水乱流。”描绘重归所见的春日美景,红桃绽放、碧柳依依,柔和春风拂过;野外水浦、曲折池塘中水流潺潺。色彩鲜明,动静相衬,既展田园春景的生机盎然,又衬重归故地的愉悦心境,情景交融。“轻桡铁笛吹欲裂,锦罽银筝弹不休。”以热闹场景写重归的欢腾,轻舟上铁笛吹奏得激昂似要断裂,锦毯旁银筝弹奏不停歇。“吹欲裂”“弹不休”尽显声响的热烈奔放,通过听觉与视觉的结合,生动展现故地重游的欢乐氛围,充满生活气息。“伯伦生著《酒德颂》,无功自署醉乡侯。”借用刘伶、王绩的典故,刘伶著《酒德颂》彰显饮酒旷达,王绩自封醉乡侯显隐逸情怀。诗人以古人自比,既呼应前文“对酒尽欢”,又暗抒对自由闲适生活的认同,让旷达心境有了历史依托。“古人多好托此物,但言浇愁吾不愁。”收束全篇,对比古人与自身,古人常借酒浇愁,而自己饮酒却并非为消愁。“吾不愁”三字斩钉截铁,尽显历经世事沧桑后的豁达与超脱,将前文的感慨升华,余味悠长。
下一篇:明·茅大方《登陉州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