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志业在琴诗":我一生志向和事业都在于弹琴和作诗,
"头上如今有二丝":如今头上已经有了白发。
"渔父尚知溪谷暗":渔父尚且知道溪谷的黑暗,
"山妻不信出身迟":山妻却不信我的功名迟迟才能熬出头。
# 山妻:隐士之妻。
"荆钗任意撩新鬓":她用荆条制作的鬓钗撩拨着鬓角,
"明镜从他别画眉":对着明镜化妆描眉。
"今日便同行路客":今天我们就成了互不相识的过路人了,
"相逢即是下山时":再次相逢就如同一起下山的时候。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首联表明自己一生致力于琴诗,如今已双鬓斑白。颔联以渔父尚知溪谷昏暗,对比妻子不理解自己出身迟。颈联写妻子随意梳妆,暗示其心意已决,诗人只能听之任之。尾联点明从此与妻子如同路人,表达出对妻子离去深深的无奈与伤感。
2. 写作手法
细节描写:“荆钗撩新鬓”描绘了妻子用荆钗拨弄新长出的鬓发的动作,“荆钗”暗示了妻子的朴素,而“撩新鬓”则表现出妻子在离别之际的一种不经意的动作;“明镜别画眉”描写了妻子在明镜前画眉的场景,“明镜”象征着过去的生活和情感,“别画眉”则表明妻子即将开始新的生活,这一细节深刻地反映出妻子与诗人之间的情感已经发生了变化,她即将离开诗人,投入到新的生活中去。
3. 分段赏析
首联:“平生志业在琴诗,头上如今有二丝。”诗人开篇表明自己一生的志向在于琴诗,如今头上已生出白发,既体现了自己对志向的执着,也流露出岁月流逝而志向未酬的感慨,为下文妻子的离去埋下伏笔。颔联:“渔父尚知溪谷暗,山妻不信出身迟。”运用对比,以渔父对溪谷环境的熟悉,来反衬妻子对自己追求志向、出身较迟的不理解,突出诗人与妻子在观念上的分歧,也表达出诗人对妻子不理解自己的无奈。颈联:“荆钗任意撩新鬓,明镜从他别画眉。”通过描写妻子随意用荆钗梳理新鬓,对着明镜另行画眉的情景,暗示妻子心意已决,准备离去,而诗人对此只能无奈接受,进一步渲染了伤感的氛围。尾联:“今日便同行路客,相逢即是下山时。”直接点明从今往后与妻子如同路人,即便相逢也如同下山后再无关联,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伤感推向极致,表达出这段婚姻关系结束的悲痛。
上一篇:唐·李山甫《曲江二首》
下一篇:唐·孟浩然《听郑五愔弹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