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鸭香初泛":形状如鸭的香炉中,香气刚刚弥漫开来,
"铜龙点渐加":铜龙形漏刻上的刻度一点点增加。
"睡轻闻雨竹":睡得不沉,能听见雨打竹林的声音,
"情重惜风花":情意深厚,因而爱惜风中的花朵。
"无语梁间燕":栖息在梁间的燕子没有鸣叫,
"未啼城上鸦":城上的乌鸦也还没有啼叫。
"春宵太寂寞":春日的夜晚太过寂寞,
"欹枕待朝霞":斜靠在枕上等待朝霞升起。
1. 分段赏析
首联“宝鸭香初泛,铜龙点渐加”两句是描写春夜的起始之景。“宝鸭”指鸭形的香炉,“香初泛”写出香炉中香气刚刚弥漫开来的清新感;“铜龙”是古代计时的漏刻,“点渐加”则表现漏刻的滴水声渐渐频繁,从听觉暗示时间的悄然流逝。这两句以器物与感官结合,细腻地铺展了春夜的初始清幽氛围。颔联“睡轻闻雨竹,情重惜风花”两句转入诗人的感官与情思。“睡轻”点出诗人未曾深眠的状态,正因此才能“闻雨竹”,听见雨水打在竹叶上的细微声响,以听觉的敏锐凸显夜的寂静;“情重惜风花”则由景入情,诗人因对春光的深厚情感,而怜惜风中摇曳的花朵,将细腻的惜春之情融入夜雨春花的景象中,“轻”与“重”的对比,更显诗人内心的敏感与深情。颈联“无语梁间燕,未啼城上鸦”两句继续描绘春夜的宁静。梁间的燕子默然无声,城上的乌鸦尚未啼叫,从禽鸟的状态侧面烘托夜色的深沉。“无语”与“未啼”形成对仗,既写出了夜的静谧,也暗示了时间仍在深夜,未到破晓时分。尾联“春宵太寂寞,欹枕待朝霞”两句直抒胸臆,收束全诗。“春宵太寂寞”直接点出诗人在春夜中的感受,前面的景物描写都为这份寂寞做了铺垫;“欹枕待朝霞”则描绘出诗人斜靠在枕头上等待黎明朝霞的姿态,在寂寞中生出对晨光的期盼,让情感有了一丝暖意,也使诗人的形象更为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