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飏":燕子在空中嬉戏翻飞,
# 飏:飘扬。形容燕飞轻盈之态。一作扬。
"晴景":窗外春景明媚。
"小窗屏暖":阳光撒在屋内,
"鸳鸯交颈":那屏上的交颈鸳鸯也顿时鲜活起来。
"菱花掩却翠鬟欹":菱花铜镜遮掩了微微倾斜的发髻,
# 菱花:镜子。
"慵整":懒整翠鬟,
"海棠帘外影":影影绰绰如海棠倩影。
"绣帏香断金鸂鶒":绣帷中的薰香断绝,金鸂鶒香炉冷清,
# 香断:停止薰香。
"无消息":远方的人毫无音讯。
"心事空相忆":空余满怀相思无处说,
"倚东风":在东风艳景之中
"春正浓":在东风艳景之中,
"愁红":红色都成了一派愁色,
# 愁红:见红花而引起愁绪。
"泪痕衣上重":心中悲切,伤心泪不尽。
"曲槛":雕栏弯曲,
# 曲槛:弯曲的栏杆。
"春晚":此时已是暮春时节,
"碧流纹细":碧水泛起微微涟漪,
# 碧流:绿水。
"绿杨丝软":杨树苍翠茂盛,柳枝软。
"露华鲜":带露珠的花朵格外鲜艳,
# 露华鲜:带露珠的花朵格外鲜艳。
"杏枝繁":杏树枝叶繁茂,
"莺转":黄莺婉转而鸣,
# 莺转:黄莺婉转而鸣。
"野芜平似剪":平整的野草好似用剪刀修剪过一般。
# 野芜:野草。
"直是人间到天上":此时正是从人间来到了仙境,
# 直是:正是,果然是。
"堪游赏":赏景游玩,
"醉眼疑屏障":周遭的景色宛如的一层屏障,让目光变得朦胧。
"对池塘":面对着池塘,
"惜韶光":叹息韶光易逝,
# 韶光:美好的春光,这里也指美好的青春年华,双关。
"断肠":伤心欲绝,
"为花须尽狂":为了不辜负眼前的花儿定要尽情狂欢。
"棹举":片帆孤舟,
"舟去":举棹远去,
"波光渺渺":茫茫水国,
"不知何处":渺无涯际。
"岸花汀草共依依":在苍茫之中,
"雨微":点点小雨,
"鹧鸪相逐飞":唯有鹧鸪相逐而飞。
"天涯离恨江声咽":心情惆怅,仿佛江水也在呜咽,
"啼猿切":猿声更加悲切,
"此意向谁说":这心意向谁诉说?
"倚兰桡":独自倚着兰木船桨,
# 兰桡:兰舟。
"独无憀":百无聊赖,
"魂销":连魂魄都仿佛要消散,
"小炉香欲焦":案头的小香炉里,香即将燃尽成灰。
# 欲焦:将要烧成灰烬。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闺怨词。以“闺中春恨”为题,将明丽春景与幽微情思交织,勾勒出深闺女子孤寂惆怅的生动图景。
2. 分段赏析
词的上片以“燕飏,晴景”开篇,点明时令:燕子衔泥、晴光正好,是春日最鲜活的底色。紧接着“小窗屏暖,鸳鸯交颈”二句,将镜头推近——小窗内屏风温暖,绘着鸳鸯交颈的纹样。这“鸳鸯”既是屏风上的装饰,亦是触发愁思的媒介:成双的禽鸟与独处的女子形成微妙对照,未言情而怨已生。“菱花掩却翠鬟欹,慵整,海棠帘外影”三句,转向对女子状态的刻画。“菱花”即菱花镜,女子轻掩妆镜,任乌发斜欹(倾斜)——往日精心梳理的“翠鬟”此刻凌乱,可见其心不在焉;“慵整”二字,道尽百无聊赖的倦怠。而“海棠帘外影”更妙:帘外海棠摇曳,影影绰绰,既是实写春景,亦是虚写女子的娇颜——她或许正望着自己的影子,恍惚间与海棠重叠,却因无人共赏,徒然添了几分孤寂。上片的景语皆为情语:燕子、晴景、鸳鸯、海棠,本是春日最明丽的意象,却因女子的“掩镜”“慵整”,都蒙上了一层“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怅惘。下片由景入情,直写相思之苦。“绣帏香断金鸂鶒,无消息”二句,以“香断”“无消息”点破愁因:绣帏中熏香的余味已散,象征爱情的金鸂鶒(水鸟,常喻夫妻恩爱)亦无音信——情郎久未归来,连香气都消散了,只剩空闺寂寂。“心事空相忆”三句,进一步深化这种“徒劳”:她倚着东风,任春风拂过,却只能将心事付诸回忆;“空”字道尽无奈——回忆越甜,现实越苦。结句“春正浓,愁红,泪痕衣上重”堪称神来之笔。“春正浓”与“愁红”形成强烈反差:满庭春光正盛,红花灼灼,却被女子的愁绪染作“愁红”;更妙的是“泪痕衣上重”——泪水浸透衣襟,层层叠叠,将“愁”从抽象的情绪具象为可触的重量。这一“重”字,既是泪痕之重,亦是相思之重、孤独之重,将全词的愁绪推向高潮。
上一篇:唐·灵一《远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