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tán
èr
shǒu

朝代:明作者:李蓘浏览量:3
gān
zhī
xià
tán
shuǐ
qīng
shàng
yǒu
huā
shù
shēng
zhōng
rén
jiā
yǐn
shuǐ
néng
lìng
shàng
shòu
寿
jiē
bǎi
líng
hàn
jiā
zǎi
xiàng
yuè
zhì
luò
yáng
sān
shí
qiǎn
zōng
chù
xún
chūn
fēng
cháng
jīng

译文

甘菊丛生的潭水清澈见底,潭边之上盛开着无数菊花。山谷中的人家饮用这潭里的水,竟能让长寿者都活到百岁高龄。汉代的宰相也颇雅不俗,每月都要向洛阳进献三十斛菊潭水。可如今这些旧事踪迹早已荒芜埋没,无处找寻,只有夜雨春风中,荆草在山谷里疯长丛生。

逐句剖析

"甘菊之下潭水清":甘菊丛生的潭水清澈见底,

"上有菊花无数生":潭边之上盛开着无数菊花。

"谷中人家饮此水":山谷中的人家饮用这潭里的水,

"能令上寿皆百龄":竟能让长寿者都活到百岁高龄。

"汉家宰相亦不俗":汉代的宰相也颇雅不俗,

"月致洛阳三十斛":每月都要向洛阳进献三十斛菊潭水。

"遣踪芜没无处寻":可如今这些旧事踪迹早已荒芜埋没,无处找寻,

"夜雨春风长荆谷":只有夜雨春风中,荆草在山谷里疯长丛生。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菊潭二首(其一)》是明代诗人李蓘创作的一首咏物七言古诗。诗中描绘了菊潭周边甘菊丛生、潭水清澈的美景,讲述了谷中人家饮用菊水可长寿的传说,还引用汉代宰相月致洛阳三十斛菊水的典故。通过自然景物与历史典故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菊潭美好风物的喜爱,以及对长寿的向往,同时也抒发了对时光变迁、世事无常的感慨。全诗语言质朴,借典抒情,于平淡中蕴含深沉情感,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甘菊之下潭水清,上有菊花无数生。”开篇描绘菊潭实景:甘菊丛下,潭水清澈见底;潭边之上,无数菊花繁茂生长。“清”字写潭水纯净,“无数生”显菊花繁盛,以朴素语言勾勒出菊与潭相映的清新画面,字里行间透着对这处自然景致的喜爱。“谷中人家饮此水,能令上寿皆百龄。”承接前两句,转入关于菊潭的传说:山谷里的百姓饮用这潭水,能让长寿之人都活到百岁。“皆百龄”虽带夸张,却直白传递出菊潭水的神奇,既延续了对自然风物的咏叹,又流露对“长寿安康”的朴素向往,语言平实如讲述民间故事。“汉家宰相亦不俗,月致洛阳三十斛。”引入历史典故:汉代的宰相也颇具雅趣,每月将三十斛菊潭水送往洛阳。“亦不俗”点出宰相对菊潭水的珍视,“月致三十斛”以具体数字体现其受重视程度,借典故将菊潭的价值从民间传说提升至历史层面,为后文的感慨铺垫。“遣踪芜没无处寻,夜雨春风长荆谷。”由古及今,抒发感慨:昔日送菊水的踪迹已荒芜湮灭,无处可寻;如今在夜雨春风的滋养下,山谷中长满了荆草。“芜没”“长荆谷”与前文的“水清”“菊生”形成对比,以眼前的荒芜反衬昔日的盛事,直白道出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怅惘,平淡中见深沉。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明·张简《和铁厓小临海》

下一篇:明·石沆《口号送邻家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