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ēng
dài
shǒu

朝代:明作者:赵鹤浏览量:3
fēn
míng
cāng
xiù
yún
kāi
shuí
záo
dāng
nián
hùn
dùn
tāi
shān
xīng
chén
cóng
xià
kàn
hǎi
tiān
dōng
huí
shí
dài
shòu
yōng
róng
qiān
sōng
gāo
zhì
zuò
cái
zǎi
shuō
huáng
cháo
chēng
zhào
shǐ
zhī
shén
zhé
diàn
sān
cái

译文

那座山清晰地呈现出苍翠秀丽的模样,挺拔地冲破云层显露出来,究竟是谁在当年开凿出了这仿若从混沌中诞生的山体呢。站在泰山之上,群山威压,星辰仿佛都在脚下,仿佛可以俯瞰它们,东方的大海仿佛托浮着天地,海水翻涌回旋。曾经帝王在泰山进行狩猎等礼仪活动时,那场面是何等的从容庄重、气度不凡,泰山如同千古以来的嵩山一样,是可以用来制作器具的优良木材。每每读到记载着皇朝称赞、祭祀泰山的诏书,才明白泰山犹如神圣贤哲一般奠定了天、地、人的秩序和根基。

逐句剖析

"分明苍秀拔云开":那座山清晰地呈现出苍翠秀丽的模样,挺拔地冲破云层显露出来,

"谁凿当年混沌胎":究竟是谁在当年开凿出了这仿若从混沌中诞生的山体呢。

"山压星辰从下看":站在泰山之上,群山威压,星辰仿佛都在脚下,仿佛可以俯瞰它们,

"海浮天地自东回":东方的大海仿佛托浮着天地,海水翻涌回旋。

"一时岱狩雍容礼":曾经帝王在泰山进行狩猎等礼仪活动时,那场面是何等的从容庄重、气度不凡,

"千古嵩高制作材":泰山如同千古以来的嵩山一样,是可以用来制作器具的优良木材。

"载说皇朝称祀诏":每每读到记载着皇朝称赞、祭祀泰山的诏书,

"始知神哲奠三才":才明白泰山犹如神圣贤哲一般奠定了天、地、人的秩序和根基。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登岱四首(其一)》是明代诗人赵鹤创作的七言律诗。诗的首联以设问开篇,描绘泰山苍劲灵秀,冲破云霄,仿若自混沌初开便被鬼斧神工雕琢而成,凸显其雄伟与神秘。颔联从仰视与俯瞰视角,展现泰山之高可让星辰在脚下,东海波涛仿若能浮起天地,尽显泰山磅礴气势。颈联借泰山封禅典故,赞颂其在历史文化中的崇高地位。尾联点出泰山受历代尊崇,体现出其在天地人之间举足轻重的意义。全诗借景抒情,将泰山的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内涵相融合,表达了诗人对泰山的敬畏与赞叹。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分明苍秀拔云开,谁凿当年混沌胎”总写泰山的整体印象。一个“拔”字生动展现出泰山高耸入云、刺破云层的雄伟姿态,赋予泰山一种冲破束缚的磅礴气势;“谁凿当年混沌胎”以设问的方式,想象泰山宛如开天辟地时被开凿而出,增添了泰山的神秘色彩,凸显其鬼斧神工般的壮美。颔联“山压星辰从下看,海浮天地自东回”描绘泰山的宏伟壮阔。“山压星辰从下看”从仰视角度,夸张地写出泰山之高,仿佛星辰都在其脚下,突出泰山的巍峨;“海浮天地自东回”从远眺视角,展现出东海波涛汹涌,仿佛托浮着天地,又与泰山相互映衬,使画面更具雄浑的气势,展现出宏大的空间感。颈联“一时岱狩雍容礼,千古嵩高制作材”运用典故。“岱狩”指帝王在泰山狩猎、封禅的礼仪,诗人借此追忆往昔泰山作为帝王举行重大典礼之地的庄重与尊崇;“嵩高制作材”化用《诗经》中赞美嵩山的典故,将泰山与嵩山相提并论,强调泰山自古以来就是承载重要文化意义、具有非凡价值的圣地,丰富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尾联“载说皇朝称祀诏,始知神哲奠三才”回归当下。“皇朝称祀诏”点明当朝对泰山祭祀的重视,诏令彰显泰山的神圣地位;“始知神哲奠三才”则进一步升华,指出泰山承载着天地人的秩序,是奠定宇宙万物的根基,诗人借此表达对泰山神圣力量的敬畏,以及对其在天地间重要地位的赞叹。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明·王济《游碧岩和石川韵碧岩碧弁之中峰也》

下一篇:明·高叔嗣《襄县城东即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