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áng
dào
zhōng

朝代:清作者:张问陶浏览量:3
fēng
huí
liǎng
yuè
féng
sān
shuāng
jiǎng
píng
tuō
shuǐ
wèi
lán
bǎi
fēn
táo
huā
qiān
fēn
liǔ
hóng
yāo
cuì
huà
jiāng
nán

译文

风向转动有五两时当是三月时节,双桨滑动水平拖动河中的清水水中有天空映照显得是那么的蓝。这个月份的桃花应该占到了百分,但是杨柳却有千分的广阔,杨柳翠绿中夹杂着粉红妖娆的桃花点缀着江南的这幅美好的画面。

逐句剖析

"风回五两月逢三":风向转动有五两时当是三月时节,

# 月逢三:适逢三月。,五两:即侯风羽,一种古测风仪,以鸡毛五两系于竿顶,用以观察风力、风向的变化。,回:一作迥。动词,指风转动“五两”。

"双桨平拖水蔚蓝":双桨滑动水平拖动河中的清水水中有天空映照显得是那么的蓝。

"百分桃花千分柳":这个月份的桃花应该占到了百分,但是杨柳却有千分的广阔,

"冶红妖翠画江南":杨柳翠绿中夹杂着粉红妖娆的桃花点缀着江南的这幅美好的画面。

# 冶红妖翠:形容桃红柳绿,颜色十分艳丽。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阳湖道中》是清代诗人张问陶所作的七言绝句。诗中,诗人于阳春三月泛舟水上,以“风迥五两月逢三,双桨平拖水蔚蓝”描绘出轻舟前行、水波蔚蓝的动态画面;后两句“百分桃花千分柳,冶红妖翠画江南”,则用桃红柳绿勾勒出江南两岸的秀美风光。动静相宜,既有行船的动态,又有两岸景色的静态;描绘出江南春景的绚丽多姿,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美好风光的喜爱与赞美。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清代诗人,“性灵派三大家”之一

张问陶(1764~1814),清代诗人。字仲冶,号船山、蜀山老猿、药庵退守。遂宁(今属四川)人。乾隆五十五年进士,曾任翰林院检讨、吏部郎中等职。后出任山东莱州知府,辞官后寓居苏州虎邱山塘。张问陶一生致力于诗书画创作,被誉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与袁枚、赵翼并称为清代“性灵派三大家”。他写诗、论诗都主张真性情、有个性,反对刻意新巧、模宋规唐。其纪游、写景、题画之作成就较突出,后期诗歌关心时务、民生,超越了以往性灵派诗人只表现个人才情、抒写一己悲欢之褊狭,得老杜沉郁顿挫之风。《晚晴簃诗话》称其诗“空灵沉郁,独辟奇境”。著有《船山诗草》《船山诗草补遗》。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张问陶作为清代中叶性灵派的关键诗人,其诗作擅长将情感与哲理巧妙融合,写景笔触细腻,总能突破前人窠臼,开拓出独特的艺术境界。嘉庆十八年(1813)春,他途经阳湖,沿途的旖旎风光触发灵感,遂创作了《阳湖道中》,展现出别具一格的创作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阳湖道中》是清代诗人张问陶创作的七言绝句,属于行旅题材。诗中,诗人描绘了阳春三月泛舟阳湖的情景。全诗色彩鲜明,动静相生,既展现了清中期社会的安定平和,也抒发了诗人赏景时的惬意与对江南风光的喜爱之情。

2. 写作手法

感官描写:诗中多处运用视觉描写,如“水蔚蓝”“百分桃花千分柳,冶红妖翠”等,分别描绘出河水的颜色以及桃花的艳丽、柳的翠绿,从视觉角度生动地呈现出景物的特点,给读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使其如临其境。

3. 分段赏析

诗的开篇两句“风迥五两月逢三,双桨平拖水蔚蓝”,从高处着眼,巧妙捕捉春日行船时的细节。“风迥五两”生动展现风力轻柔回转的状态,点明此时月候极佳,正值踏春的好时节。随后,诗人将视角转向水面,“双桨平拖”细腻勾勒出船儿在水中悠然前行的模样,船身缓缓移动,双桨轻轻划动,于平静水面拖出悠长水痕,身后随之泛起一片蔚蓝,水波潋滟,光影流动,尽显行舟的闲适与自在。后两句“百分桃花千分柳,冶红妖翠画江南”,诗人转换视角,聚焦两岸春色。“百分”“千分”的新颖表述,打破常规,以夸张且鲜活的词汇,凸显桃花与柳树的繁茂,既赋予诗句活泼的韵律感,又生动展现出春意盎然的蓬勃生机。“冶红”一词,精准描绘出桃花娇艳欲滴、热烈似火的姿态;“妖翠”则生动勾勒出柳叶鲜润透亮、青翠欲滴的模样。红翠交织,浓墨重彩地描绘出江南春日的明丽绚烂,让读者仿若置身其中,真切感受到春风拂面、繁花似锦的美好意境,同时也彰显出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与诗人超凡的遣词造句功力。

4. 作品点评

清代中后期,社会局势趋于稳定,诗人更易从自然风光中捕捉灵感,以细腻笔触勾勒社会的平和景象。张问陶的《阳湖道中》便是典型,全诗笔触轻盈,色彩明艳,将江南春色描摹得如诗如画,同时也委婉传达出诗人沉醉于美景时的悠然心境。诗中巧妙化用唐代“烟花三月下扬州”“春来江水绿如蓝”“正是江南好风景”等经典意境,不着痕迹。而“冶红妖翠”一词,更是匠心独运,新颖别致,尽显诗人独特的艺术创造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写江南景色,桃、柳寻常语,以“百分”“千分’’言之,便不寻常。而以“冶红妖翠画江南”涂染之,他人千万言不能敌了。

古典文学研究专家钱仲联《清诗三百首》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纳兰性德《记征人语》

下一篇:清·陈恭尹《读秦纪》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