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īng
zhōu
huái
怀

朝代:清作者:王绪浏览量:3
tǒng
jīng
bīng
shàng
yóu
jiā
chuī
xiān
dùn
jīng
ruò
ōu
yáng
zhōu
kōng
cán
yào
耀
yíng
zhōu
zhōng
xiū

译文

特地统领精锐的军队去防御上游要地,听到敌军胡笳吹奏,便如受惊的鸥鸟般率先逃遁。在扬州空自挥舞着残破的军旗虚张声势,只落得江舟之上众人的责骂声连绵不断。

逐句剖析

"特统精兵御上游":特地统领精锐的军队去防御上游要地,

# 特统精兵御上游:据乾隆《铜陵县志》和有关宋史,公元1275年(宋恭宗德祐元年)二月,元军大将伯颜率领水陆大军由池州顺江而下,直抵南宋江浙一带。南宋调集十余万人马,由太师贾似道统领抵抗。但宋将畏敌而战事不利,又兼贾似道退缩逃跑,于是元军乘机追杀,致使宋军伤亡惨重。贾似道:其父为官狡贪,后依其姐为理宗妃而鸡犬升天,生活腐败,政治上勾心斗角,权倾朝野。

"笳吹先遁惊若鸥":听到敌军胡笳吹奏,便如受惊的鸥鸟般率先逃遁。

# 惊若鸥:形容畏敌的宋军。,笳:胡笳,这里指元军的号角。

"扬州空把残旗耀":在扬州空自挥舞着残破的军旗虚张声势,

# 扬州空把残旗耀:“扬州”两句:指宋军败后,贾似道至扬州登岸,摇旗招集残兵,但江船里的士兵不听,尽皆咒骂。王绪的《丁洲怀古》,是写诗人登上军事要地丁家洲追思往昔,刻写奸臣贾似道无能误国,抒发了山河家国的情怀。

"赢得舟中骂不休":只落得江舟之上众人的责骂声连绵不断。

# 赢得:落得、剩得。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丁洲怀古》是清代王绪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描绘当年太师贾似道率领十余万大军抵御南侵的元军,看似阵仗十足,人们也天真地对此满怀殷切希望。然而,那些惊惶如沙鸥、畏敌如猛虎的宋军,一听见元军的号角声,便已溃散不成军,一路败退至扬州登岸。贾似道依旧故技重施,摇旗呐喊着收拢残兵。这般情景下,还有多少人会相信这贪生怕死的奸臣能拯救国家呢?只见江船之中,处处充斥着逃跑、退缩、内讧与败亡的气息。诗歌写的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军事行动,最终却演变成一出令人哭笑不得的闹剧,字里行间满是讥刺与嘲讽之意。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当年太师贾似道率大军抵御南侵元军,摆出郑重架势,世人曾对其抱以厚望。然而胆寒的宋军闻敌笳声便如惊鸥四散,一路溃败直至扬州。贾似道仍妄图以残旗重振军威、收拢残部,可面对这贪生怯战的权臣,谁还相信他能救国于危亡?但见江船之上,咒骂声此起彼伏,逃退、内讧与败亡的气息弥漫不散。一场本应声势浩大的军事行动,最终沦为荒诞闹剧,诗中讥讽之意也随之自然流露。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怀古诗。诗中描绘了南宋末年贾似道统领军队抵抗元军,却在敌军笳声中惊惶溃逃,败退扬州后仅以残旗虚张声势,最终招致舟中众人责骂的场景。通过前后对比,辛辣地讽刺了统兵者的怯懦无能与昏庸误国,流露出对这一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

2. 分段赏析

“特统精兵御上游”:“特统”强调了将领的特殊身份和使命,“精兵”显示出军队的强大阵容,“御上游”点明了作战方向。此句营造出一种紧张而严肃的氛围,让读者以为将领将有一番英勇的表现。“笳吹先遁惊若鸥”:“笳吹”本是军队出征或作战时的信号,但这里却与“先遁”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将领的怯懦。“惊若鸥”运用比喻的手法,将将领逃遁时的狼狈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使读者对其产生厌恶之情。“扬州空把残旗耀”:“扬州”点明了地点,“残旗”则暗示了军队的失败和狼狈。“空把”二字强调了这种行为的徒劳无功,进一步讽刺了将领的无能。“赢得舟中骂不休”:“赢得”在这里是“落得”的意思,“骂不休”则生动地描绘出人们对将领的谴责和唾弃。此句作为全诗的结尾,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强化了对将领的批判和对历史教训的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纳兰性德《浣溪沙》

下一篇:清·乾隆《松花江捕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