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碧空净":万里无云的碧空澄澈干净,
"仙桥鹊架成":喜鹊搭成的桥已经架成。
# 仙桥:指鹊桥。民间传说天上的织女七夕渡银河与牛郎相会,喜鹊来搭成桥,称鹊桥。常用以比喻男女结合的途径。
"天孙犹有约":织女与牛郎还有着一年一度的约会,
# 天孙:即织女星。
"人间那无情":人世间怎么能够没有感情呢?
"弦月穿针节":弯弯的月亮下是女子们穿针乞巧的节日,
# 弦月:呈半圆形的月亮。指农历初七、初八为“上弦”,二十二日,二十三日为“下弦”之月。
"花阴滴漏声":花丛的阴影下漏壶滴水的声音滴答作响。
# 滴漏声:形容水滴声。滴漏:即漏壶。古代利用滴水多寡来计量时间的一种仪器。
"夜凉徒倚处":夜晚清凉,在我徘徊的地方,
# 徒倚:形容一个人因为内心的犹豫或担忧,而在行动上表现出迟疑不决的状态。
"河汉正盈盈":银河正满盈盈地横在天际。
# 盈盈:清澈晶莹的样子。,河汉:指银河。
1. 分段赏析
“万里碧空净,仙桥鹊驾成。”此句是描写七夕夜空的远景。“万里”极言空间的广阔无垠,展现出一种宏大的视野。“碧空净”描绘出天空湛蓝、澄澈无云的状态,给人一种空灵、洁净之感,为全诗奠定了一种清幽的氛围。“仙桥鹊驾成”则引入了七夕特有的神话元素,传说七夕时喜鹊会搭成桥让牛郎织女相会,“仙桥”一词增添了神秘、浪漫的色彩,“驾成”生动地表现出鹊桥搭建完成的动态过程。诗人通过描绘这样一幅广阔而奇幻的夜空图景,为后面抒发情感做了铺垫,展现出七夕这个特殊节日的独特氛围。“天孙犹有约,人世那无情?”这两句由神话传说过渡到对人世的感慨。“天孙”指织女星,在神话中她与牛郎有鹊桥相会的约定。“犹有约”强调了织女与牛郎之间爱情的坚贞和守约,他们即便面临天河相隔的困难,依然每年七夕如期相会。而“人世那无情”则是诗人的感慨,与天上的美好爱情形成鲜明对比。一个“那”字加强了反问的语气,诗人借织女与牛郎的爱情,反衬出人世间爱情的脆弱、易逝或者不如意,流露出对人间真情的渴望和对现实中情感缺失的惋惜之情。“弦月穿针节,花阴滴漏声。”此句描绘了七夕节的具体场景。“弦月”点明了时间是七夕夜晚,弯弯的月亮增添了一种静谧、婉约的氛围。“穿针节”直接点出七夕节的传统习俗——女子们会在这一天进行穿针乞巧的活动,展现出节日的特色和热闹。“花阴”营造出一种幽静、美好的意境,花朵在月光下投下斑驳的影子。“滴漏声”则以细微的声音衬托出夜晚的宁静,滴漏是古代计时的工具,滴答滴答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既表现出时间的缓缓流逝,又增添了一种悠远、绵长的感觉。这两句诗将节日的习俗与宁静的氛围相结合,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七夕节独特的魅力。“夜凉徙倚处,河汉正盈盈。”“夜凉”进一步强调了夜晚的清幽和静谧,同时也暗示出诗人伫立时间之久,以至于感受到了夜的凉意。“徙倚”是徘徊、彷徨的意思,生动地表现出诗人在这个特殊夜晚内心的不安和惆怅,他在夜色中徘徊,思绪万千。“河汉正盈盈”描绘出银河横亘天际、波光粼粼的景象“盈盈”一词既形容了银河水满溢的样子,又赋予了银河一种温柔、婉约的美感。诗人置身于这样的美景之中,却依然无法排解内心的情思,以景结情,将诗人的情感融入到这浩瀚的银河之中,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对爱情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感慨。
上一篇:清·陈维崧《秋感》
下一篇:清·厉鹗《春寒·漫脱春衣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