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ián
yǒng
èr
jué

朝代:清作者:黄图安浏览量:3
luò
huā
tiān
bàn
qíng
yīn
hǎo
xún
fāng
páng
lín
shì
hán
qíng
zhī
ài
yīng
shēng
shēng
huàn
chūn
shēn
táo
huā
shuǐ
dào
bào
píng
dòng
xīn
liú
jiàn
yuè
zhěn
huáng
mèng
hòu
shù
háng
xiǎo
shì
yòu
jūn
shū

译文

在这落花纷飞的时节,天气半晴半阴,正好前往碧绿的树林边寻觅春日芳华。世间万物皆饱含情意、懂得珍惜怜爱,黄莺的声声啼鸣仿佛在呼唤春日向更深处蔓延。桃花汛到来,涨满平缓的水渠,新涨的流水欢快流动,还能看到鱼儿欢快地跳跃。午后枕上梦回远古羲皇时代的闲适,醒来后试着临摹几行王羲之的书法。

逐句剖析

"落花天气半晴阴":在这落花纷飞的时节,天气半晴半阴,

"好去寻芳傍碧林":正好前往碧绿的树林边寻觅春日芳华。

"是物含情知爱惜":世间万物皆饱含情意、懂得珍惜怜爱,

"莺声声里唤春深":黄莺的声声啼鸣仿佛在呼唤春日向更深处蔓延。

"桃花水到报平渠":桃花汛到来,涨满平缓的水渠,

# 桃花水:《宋史·河渠志一》:“黄河随时涨落,故举物候为水势之名……二月三月,桃华(花)始开,冰泮雨积,川流猥集,波澜盛长,谓之桃花水。”

"喜动新流见跃鱼":新涨的流水欢快流动,还能看到鱼儿欢快地跳跃。

"一枕羲皇午梦后":午后枕上梦回远古羲皇时代的闲适,

# 羲皇:此指羲皇上人,太古的人。古人想象伏羲氏(即羲皇)以前的人,无忧无虑,生活闲适。陶渊明《与子俨等疏》:“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

"数行小试右军书":醒来后试着临摹几行王羲之的书法。

# 右军书: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官至右军将军,故习称王右军。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闲咏二绝》是清代黄图安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第一首以精细的描绘手法展现了暮春时节落英缤纷、天色明暗交织的景象,抒发了作者踏青赏春时细致入微的情致与观感;第二首则勾勒出一幅恬淡安然又饱含生命律动的春日图景,同时传递出诗人闲适从容、富有文人雅致的生活情态。两首诗作均以清丽明快的色彩为基调,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生机盎然的春日氛围。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组七言绝句。描绘了春日里落花时节半晴半阴的天气、寻芳傍林的所见所感,以及平渠新流跃鱼的景象和诗人午后做梦后试书的文人雅趣生活状态,营造了宁静而充满生机的春日氛围。

2. 分段赏析

第一首“落花天气半晴阴,好去寻芳傍碧林”:诗人开篇描绘了春日里落花纷飞的天气,半晴半阴,这种天气既有着春天的温柔,又带着一丝淡淡的惆怅。在这样的天气里,诗人决定去碧绿的树林中寻觅芬芳,展现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是物含情知爱惜,莺声声里唤春深”:诗人进一步抒发情感,认为世间万物都饱含着情感,懂得爱惜这美好的春光。黄莺在枝头一声声啼鸣,仿佛在呼唤着春天的深深韵味,营造出一种充满生机和诗意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和对自然的热爱。第二首“桃花水到报平渠,喜动新流见跃鱼”:诗人描绘了桃花盛开时节,雨水汇入渠道,新涨的流水欢快流动的景象。“报平渠”形象地写出了桃花水的到来,仿佛在向人们报告着春天的消息。“喜动新流”则赋予了流水以情感,表现出流水的欢快和生机。而“见跃鱼”则进一步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鱼儿在水中欢快地跳跃,展现出春天的活力。​​“一枕羲皇午梦后,数行小试右军书”​​诗人午睡后,仿佛进入了像伏羲氏那样悠然自得的状态。随后,他随意地书写几行像王羲之那样的书法,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这一联不仅展现了诗人的闲适生活,还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乾隆《堤上偶成》

下一篇:清·刘道著《湘江秋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