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guān
shǒu
·
·
shēng

朝代:清作者:张问陶浏览量:3
máng
máng
shēng
miàn
chóng
kāi
duò
xiān
háo
shì
āi
piē
yǎn
sháo
huá
yīn
mèng
yuǎn
lèi
xīn
yuán
yǐng
wèi
shuí
lái
míng
chén
qīng
shǐ
zhōng
huò
hóng
chén
dìng
yǒu
tāi
bái
dān
yuán
xiū
wàn
niú
shēn
zhòng
shǒu
kōng
huí

译文

迷茫的生命面貌忽然重新展开,刚落地就先啼哭这件事实在令人悲哀。转眼即逝的美好年华因梦境变得遥远,让心劳累的尘缘幻影是为谁而来。名字埋没在史册中终究没有光彩,红尘中灾祸的兴起定然有其根源。行善与修身之事迫切需要弥补,万头牛拖着沉重身躯,终究空自回头。

逐句剖析

"芒芒生面忽重开":迷茫的生命面貌忽然重新展开,

"堕地先号事可哀":刚落地就先啼哭这件事实在令人悲哀。

"瞥眼韶华因梦远":转眼即逝的美好年华因梦境变得遥远,

"累心缘影为谁来":让心劳累的尘缘幻影是为谁而来。

"名沉青史终无色":名字埋没在史册中终究没有光彩,

"祸起红尘定有胎":红尘中灾祸的兴起定然有其根源。

"白业丹元修补急":行善与修身之事迫切需要弥补,

"万牛身重首空回":万头牛拖着沉重身躯,终究空自回头。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观我四首·生》是清代诗人张问陶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以“生”为切入点,围绕人生的种种境遇与感悟展开。探讨人生从起始的悲哀,到青春易逝、名利虚幻、祸患根源,最后强调修身养性却难逃无奈结局。首联以新生命诞生引出人生悲哀基调;颔联感慨青春如梦远去与人生羁绊;颈联剖析名利虚幻与祸患根源;尾联强调修身急切却难改人生无奈。全诗情感深沉,展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洞察与哲思。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清代诗人,“性灵派三大家”之一

张问陶(1764~1814),清代诗人。字仲冶,号船山、蜀山老猿、药庵退守。遂宁(今属四川)人。乾隆五十五年进士,曾任翰林院检讨、吏部郎中等职。后出任山东莱州知府,辞官后寓居苏州虎邱山塘。张问陶一生致力于诗书画创作,被誉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与袁枚、赵翼并称为清代“性灵派三大家”。他写诗、论诗都主张真性情、有个性,反对刻意新巧、模宋规唐。其纪游、写景、题画之作成就较突出,后期诗歌关心时务、民生,超越了以往性灵派诗人只表现个人才情、抒写一己悲欢之褊狭,得老杜沉郁顿挫之风。《晚晴簃诗话》称其诗“空灵沉郁,独辟奇境”。著有《船山诗草》《船山诗草补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芒芒生面忽重开,堕地先号事可哀”,“芒芒”营造出迷茫氛围,新生命诞生似重新开启未知人生局面,而初生即啼哭,暗示人生从起始便充满悲哀。颔联“瞥眼韶华因梦远,累心缘影为谁来”,“瞥眼”突出时光匆匆,美好青春如梦幻般消逝;“累心缘影”则思考人生为何被虚幻之事所累,却难寻答案。颈联“名沈青史终无色,祸起红尘定有胎”,指出即便名垂青史,最终也不过是虚幻无色;人间的祸患,必定有其根源,揭示名利的虚幻与人生的无奈。尾联“白业丹元修补急,万牛身重首空回”,“白业丹元”象征精神品德修养,强调要及时修身养性,但即便身负重任,最终也可能一无所获,尽显人生悲哀。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康有为《夜宿海会寺赠至善上人》

下一篇:清·文廷式《过洞庭湖·舟人祷福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