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肩行李又吟囊":我肩挑一担行李,还背着装满诗稿的行囊,
"检点诗书喜欲狂":清点诗书时欣喜若狂。
"帆影波痕淮浦月":江面上帆影在波痕中摇曳,映照着淮浦的月色,
"马蹄草色蓟门霜":马蹄踏过,草色染霜,我正行进在蓟门之地。
"故人共赠王祥剑":老友们一同赠予我如同王祥所受之剑般的珍贵馈赠。
# 王祥剑:一作:纯仁麦。
"荆女同持陆贾装":妻子陪伴整理如陆贾行装般的书卷。
# 女:一作妇。
"自愧长安居不易":惭愧京城生活艰难,
"翻教食指累高堂":反令父母为生计操劳。
1. 写作手法
用典:“故人共赠纯仁麦”化用宋代范纯仁赠麦济贫的典故。范纯仁受父范仲淹之命运送麦子返乡时,遇友人石曼卿丧亲无资返乡,遂将麦子全部赠予,体现重义轻财的品格。诗中借“纯仁麦”暗喻友人慷慨相助,既赞友人雪中送炭的情谊,又隐含自己入京应试的经济窘迫,以古喻今,含蓄深沉。
2. 分段赏析
首联“一肩行李又吟囊,检点诗书喜欲狂”,开篇点明入京身份,“一肩行李”显简朴,“吟囊”藏诗书,暗示文人风骨。“喜欲狂”直抒胸臆,既因科举在即的激动,亦含对功名的期待。行李与诗书的对比,凸显诗人以文墨为重的志趣。颔联“帆影波痕淮浦月,马蹄草色蓟门霜”,描绘旅途风光,视听结合。“帆影”“波痕”写水路艰辛,“淮浦月”渲染孤寂;“马蹄”“草色”绘陆路苍茫,“蓟门霜”暗指北方寒意。自然意象的叠加,既显行程漫长,又隐喻仕途的冷峻考验。颈联“故人共赠纯仁麦,荆妇同持陆贾装”,化用典故抒人情温暖。“纯仁麦”借宋代范纯仁赠麦济贫之典,赞友人相助;“陆贾装”引汉代陆贾携装赴任之事,喻妻子备行装支持。亲友关怀与自身孤旅形成反差,凸显世态温情。尾联“自愧长安居不易,翻教食指累高堂”,转折抒情,情感深沉。“自愧”直陈经济窘迫,“食指累高堂”暗指未能赡养父母的自责。化用白居易“长安居大不易”,既写实生活压力,又含对功名未就的怅惘,体现传统士子的家国责任感。
上一篇:清·纳兰性德《拟古》
下一篇:清·郑燮《念奴娇 高座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