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īn
líng
dōng

朝代:清作者:林古度浏览量:4
lǎo
lái
pín
kùn
shí
kān
jiē
hán
piān
guī
jiā
bèi
mián
qiān
hún
huā

译文

年老时很穷,真是可悲,为什么夜里我睡在破烂的床上,冷空气如此之多。我没有被子只能依偎在破棉花套中,简直像一只孤独的鹤在芦苇丛中。

逐句剖析

"老来贫困实堪嗟":年老时很穷,真是可悲,

# 堪磋:可叹。

"寒气偏归我一家":为什么夜里我睡在破烂的床上,冷空气如此之多。

"无被夜眠牵破絮":我没有被子只能依偎在破棉花套中,

# 破絮:破棉花套。

"浑如孤鹤入芦花":简直像一只孤独的鹤在芦苇丛中。

# 浑如:简直像。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金陵冬夜》是清代诗人林古度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首句大略描述了年老受贫的生活,实在让人慨叹;第二句落到自身处境,也点出了“冬夜”的诗题;第三句刻画其困苦境况,读来虽不免让人心中不快,却也仅止于悲苦之情;末句则将丰富的想象、新颖的诗思、清高的自恃与盎然的谐趣尽数展现出来。整首诗充满谐趣,读来令人感奋不已。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清诗记事》记载:林古度“晚岁卜居金陵珍珠桥南陋巷中,贫甚,暑无蚊帱,冬卧败絮中”。依据这段记载,可推测这首诗是诗人晚年所作,也是他晚年困顿生活的真实反映。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反映生活困境的诗。介绍了诗人年老后陷入贫困的境遇,描绘了寒冷冬夜,寒气集中于自家,睡觉时因无被只能牵拉破絮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凄寒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贫困生活的忧愁以及无力改变的无奈之情。

2. 写作手法

比喻:“无被夜眠牵破絮,浑如孤鹤入芦花”,将自己在寒夜中牵拉破絮入眠的情景比作孤鹤进入芦花,形象地描绘出自身处境的孤独与凄凉,使读者更能感同身受。

3. 分段赏析

前两句:老来贫困实堪嗟,寒气偏归我一家:首句“老来贫困实堪嗟”直接表明诗人年老后陷入贫困的境地,发出无奈的悲叹,奠定了全诗凄凉的基调。“寒气偏归我一家”进一步渲染氛围,运用夸张手法,强调寒冷似乎特意找上自己家,突出了冬夜的酷寒以及诗人处境的悲惨,让读者深切感受到诗人生活的艰难。后两句:无被夜眠牵破絮,浑如孤鹤入芦花:“无被夜眠牵破絮”具体描述了诗人寒夜的窘迫生活,没有被子只能拉扯破棉絮来抵御寒冷。“浑如孤鹤入芦花”则通过形象的比喻,将自己比作孤鹤,破絮比作芦花,生动地展现出诗人孤苦伶仃、贫困交加的形象,使凄凉之感更加浓郁,深刻地表达出诗人对自身悲惨境遇的悲叹。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写极度贫困的生活而能不减诗意,此诗即是。……虽则贫困,却无寒伧鄙陋之态。

不详中国古典文学普及研究会副会长蔡义江《绝句三百首》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黄景仁《江村》

下一篇:清·谭嗣同《冬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