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uì
gǎn
shí
shǒu

朝代:清作者:曾国藩浏览量:3
fēn
fēn
jié
hòu
jìn
píng
cháng
西
shè
dōng
jiā
shì
máng
shí
èr
wàn
nián
dōu
xiǎo
jié
qiān
suì
zhōng
shāng
yóu
shēn
shì
zhī
dié
mèng
hún
yòu
cháng
shào
hào
xiào
nóng
qíng
tài
guǎ
duī
jǐn
xiù
chūn
guāng

译文

四季更迭的节令本就平平常常,西边邻舍东边人家到底在忙些什么。十二万年不过都是小灾小难,七千多岁也只算得中等夭亡。蜉蝣般短暂的人生哪里知道尽头,庄周梦蝶般的幻梦又是一场虚妄。少昊神笑我情感太过淡薄,所以故意堆起这锦绣般的富丽春光。

逐句剖析

"纷纷节候尽平常":四季更迭的节令本就平平常常,

"西舍东家底事忙":西边邻舍东边人家到底在忙些什么。

"十二万年都小劫":十二万年不过都是小灾小难,

"七千余岁亦中殇":七千多岁也只算得中等夭亡。

"蜉蝣身世知何极":蜉蝣般短暂的人生哪里知道尽头,

"胡蝶梦魂又一场":庄周梦蝶般的幻梦又是一场虚妄。

"少昊笑侬情太寡":少昊神笑我情感太过淡薄,

"故堆锦绣富春光":所以故意堆起这锦绣般的富丽春光。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岁暮杂感十首(其五)》是清代诗人曾国藩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首联以“节候平常”与“邻人忙碌”的对比,引出对日常生活状态的观察,暗含对世俗纷扰的淡泊。颔联借用佛教“小劫”“中殇”的概念,将时间的漫长与生命的短暂并置,强化了对人生无常的认知。颈联以“蜉蝣”与“蝴蝶”的自然意象,进一步隐喻生命的脆弱与虚幻,深化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尾联则转向对自然与生命的辩证认知,少昊神以“锦绣春光”回应诗人的“情寡”,既暗含对世俗繁华的疏离,也传递出对自然馈赠的珍视。全诗语言凝练,通过对节令、生活的细腻观察与哲理思考,传递出对时光流逝、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本质的追问。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纷纷节候尽平常,西舍东家底事忙。”开篇点出季节更替本是自然规律,并无特别之处,却疑惑邻里为何因节候变化而忙碌不停。诗句以“平常”与“忙”的对比,暗含对世人过度在意无常变化的调侃,也透出对生活本真的淡然态度。“十二万年都小劫,七千余岁亦中殇。”用“十二万年”“七千余岁”等夸张的时间表达,将人生置于宇宙长河中审视。“小劫”“中殇”原指佛教或道教中的时间概念,此处借指时间的短暂与漫长,既感叹个体生命的渺小,也暗喻世事变迁不过是时间长河中的微小片段。“蜉蝣身世知何极,胡蝶梦魂又一场。”以“蜉蝣”比喻人生短暂如朝露,以“胡蝶梦”暗示人生如梦、虚实难辨。两句连用,强化了生命无常、虚幻短暂的感慨,流露出对世事浮沉的豁达。“少昊笑侬情太寡,故堆锦绣富春光。”“少昊”是古代神话中的西方天帝,此处代指自然或神灵。诗人自嘲自己对世事情感太寡淡,而自然却特意用绚烂的春光来点缀人间。尾句以轻松笔调收束,既赞叹自然之美,又暗含对自身淡泊心境的坦然。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乾隆《纪实》

下一篇:清·纳兰性德《玉泉十二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