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绕寒山月下村":梦境萦绕在寒山下月光照映的村落,
"一枝相对且开樽":与一枝梅花相对,暂且打开酒杯。
# 且:一作夜。
"繁华味短宜中酒":繁华滋味短暂,正适合醉酒,
"攀折人多好闭门":攀折梅花的人太多,不如关起门来独自赏梅。
"风信严时清有骨":寒风凛冽时,梅花清逸且有风骨,
# 风信:随着季节变化应时吹来的风,也代指信息、消息。
"尘缘空后淡无痕":超脱尘缘后,梅花淡泊得没有痕迹。
"从来不识司香尉":梅花从来不知道司香尉,
"只仗东皇雨露恩":只依靠春神的雨露恩泽。
清代诗人,“性灵派三大家”之一
张问陶(1764~1814),清代诗人。字仲冶,号船山、蜀山老猿、药庵退守。遂宁(今属四川)人。乾隆五十五年进士,曾任翰林院检讨、吏部郎中等职。后出任山东莱州知府,辞官后寓居苏州虎邱山塘。张问陶一生致力于诗书画创作,被誉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与袁枚、赵翼并称为清代“性灵派三大家”。他写诗、论诗都主张真性情、有个性,反对刻意新巧、模宋规唐。其纪游、写景、题画之作成就较突出,后期诗歌关心时务、民生,超越了以往性灵派诗人只表现个人才情、抒写一己悲欢之褊狭,得老杜沉郁顿挫之风。《晚晴簃诗话》称其诗“空灵沉郁,独辟奇境”。著有《船山诗草》《船山诗草补遗》。
1. 分段赏析
首联“梦绕寒山月下村,一枝相对且开樽”,以梦境开篇,“梦绕寒山月下村”营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氛围,寒山、月下村给人一种远离尘世的感觉。“一枝相对且开樽”描绘了诗人面对一枝梅花,打开酒樽饮酒赏梅的情景,表现出诗人与梅花相伴的悠然心境,也为后文对梅花的赞美做了铺垫。颔联“繁华味短宜中酒,攀折人多好闭门”,从两个角度进行阐述。“繁华味短”指出繁华的滋味是短暂的,暗示了世俗的繁华如同过眼云烟,不值得过分追求。“宜中酒”则表达了面对这种短暂繁华,不如借酒消愁的态度。“攀折人多”描绘了世俗中很多人去攀折梅花的场景,暗示了世俗的纷扰和对美好事物的破坏。“好闭门”则体现了诗人想要远离这些纷扰,关起门来独自欣赏梅花的想法,从侧面衬托出梅花的高洁和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颈联“风信严时清有骨,尘缘空后淡无痕”,具体刻画了梅花的品格。“风信严时清有骨”描绘了在严寒的风信时节,梅花依然清逸有骨气,展现出梅花在恶劣环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尘缘空后淡无痕”则表达了梅花看淡尘世缘分后,淡雅得没有一丝痕迹,体现了梅花的高尚境界和超脱尘世的态度。这两句诗通过对梅花在不同情境下的描写,生动地刻画了梅花的高尚品格和精神境界。尾联“从来不识司香尉,只仗东皇雨露恩”,进一步强调了梅花的高洁和自然。“从来不识司香尉”说明梅花不依赖掌管花香的司香尉,即不攀附权贵。“只仗东皇雨露恩”表示梅花只依靠春天之神东皇的雨露恩泽,体现了梅花的自然、本真,它不依赖外界的权贵和力量,只依靠自然的恩赐生长和绽放,进一步深化了梅花高洁、自然的主题,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品质的赞美和追求。
上一篇:清·陈大章《豆叶坪》
下一篇:清·席佩兰《寄衣曲》